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白说(清新版)》_读后感_1900字

2020-01-26 15:55:59 读后感

《白说(清新版)》_读后感1900字

中国有句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在座各位都是年轻人,正处在一个相信“爱情的力量不可战胜”的阶段。那么古人为什么总结出这句话呢?因为这才是生活的真相。不管你爱得多么惊心动魄,如果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没地方住、没食物吃,矛盾就会逐渐地从小到中,从中到大,最终毁掉爱情。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道德也是同理。
后来我换过几辆车,价钱也越来越贵,但是非常抱歉,我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夜晚的幸福。
这是怎么了呢?后来我也看了一些书,接受了这样一个概念: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我又将它引申了一下: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如果没有物质基础,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的。为什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毫无疑问,吃饱了,穿暖了,对一个人的幸福来说太重要了。
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们以为只要拥有了物质基础就会幸福,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后来发现它只是个基础,如果情感和精神上有所欠缺,依然不会幸福
海子写过“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是海子最伟大的一句情诗,依然是大白话,但是它有我们最凝练的情感
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好了,我们不说具体的人了。为什么要补上失败这一课?不仅仅是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更因为人生不是一次注定成功的旅程。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了全世界,也赢不了这个结果。死亡,是一个最大的“失败”,你应该怎么去面对它?
如果你不为别人的眼光与标准活着,失败的感受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大半。 建立并信奉自己的标准,你已成功一半
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能面对平淡,就是不平淡
我去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时候,听当地人讲了个故事,有关芭蕾舞的起源。当年佛罗伦萨有个酒吧,生意很火,每到饭点儿,人满为患。服务员往来上菜时,为了不将酒菜弄撒,只好高举托盘,踮脚穿梭,时间长了,就成了这家酒吧的风格。再往后,又成了芭蕾舞的母版。“高雅艺术”来自民间,无须高山仰止,古典音乐与之同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天下所有难事一定从简单开始,大事都是从细节开始,所以圣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在做什么大事,但是他最后成为圣人。
改革初始时,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谁都喜欢有远见,谁都喜欢有长期的规划,实际上可能吗?社会主义最初实行计划经济,著名经济学者哈耶克认为,这是人类最糟糕的自负。真正的稳定是动态中的稳定,不规划长期目标,不断在动态中调整。原来老子早就总结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刚一出生的时候,软软的,我们当过父母的都知道,孩子交到你手里的时候,抱得格外小心。而人死了是什么标志呢?全身都僵硬了。草木只要活着,你轻轻一捏,都能渗出水来,而死亡时花也枯了,枝叶也干了。所以老子得出结论,强硬是死亡的信号,柔软是生的气息。
对于新闻,也是如此。我们要用个体的“人”,去化解宏大命题。
比如交给你一个选题——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过去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大里来、大里去”,现在,一定会有更多的新闻人选择由一个个体、一个具象的概念切入报道。
或许这个片子或者这篇报道,上来就是讲述一个人物,用电视画面或文字语言去描绘:“星期五这天,清晨4点多,胡宁(假定人名)就起床了。他拿出一套平常很少穿的衣服,准备去参加在工体举办的招聘会。这已经是他进入大四之后参加的第十二场招聘会了……”
接下去可能会有一个转折:“其实,这天要早起的不只是胡宁,与他命运相同的还有727万名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人数还多出30万。”一下子就将报道面横向拉开了。然后继续加入宏观的观察,但最后还是要回到胡宁身上,回到个体的故事里。
国外的新闻报道几乎已成共识: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没有主人公就没有事件,就会让新闻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不要在“故事”和“虚构”之间画等号——真实的事情,也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传播。我们在对外、对内的宣传当中,有相当多的失败就是因为不会讲故事。花了很多钱出了很多力,却没有好的效果。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