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毛水怪》_读后感_1200字
《绿毛水怪》_读后感1200字
这个集子突然让我发现从前读《红拂夜奔》《寻找无双》这些中长篇时没发现过的东西,写短篇的王小波与果戈理十分接近,果戈理式的怪诞和讽刺自不必说,很多人说《这是真的》像卡夫卡,我觉得倒是更有果戈理《鼻子》的意味。最为难得的是果戈理式“含泪的笑”,一个个光怪陆离的小故事总让人在笑过之后感到一股猛然的沉痛,比如《战福》,比如《这是真的》,比如《歌仙》。这些极具魔幻色彩的故事却没有那些童话式的结尾,王小波也特别不殚以最大的直白把一些“人生真相”赤裸裸地摊开:活着的时候心智愚昧但心灵真诚的人死去时依然如同一条野狗;满脑肥肠作威作福的人噩梦醒来依然轻易掌控着他人的命运;丑的还是丑,不论灵魂多么美好嗓音如何优美,丑的相貌也不会变成美,不要妄想童话式奇迹的发生,只能强忍悲痛,活在这个并不友好的世上。其实《歌仙》对于民间传说的颠覆式改编也可以理解为王小波对于烂俗审美和烂俗品味的一种戏谑。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与其它短篇不同,更像一篇散文诗,很惊艳。关于灵感,关于创作的自我超越,关于对天赋的怀疑和对庸常的恐惧,语言一反通俗的笔调,整篇都充满了温暖的诗性,以及难得一见的美好结局,很喜欢。
《地久天长》的结尾让我忍不住流泪了,为何他总能在我吃吃地笑过之后又给我一记重击呢?他们用“爱”来形容友谊,又或许不是,或许人类之间美好的感情就叫作爱。王小波笔下的女孩子都是古灵精怪的,有年轻跳跃的身躯,飞扬的神采,勇敢大胆的性格和成熟而纯洁的心灵,邢红和杨素瑶都是“人可以在那么年轻时就那么美,那么成熟,那么可爱”的“小姑娘”,“超越了平庸生活里的一切”。人类的感情可以如此朴素和美好,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天真而热烈的相知相亲相爱给人的震动太大了,读它的时候也不禁像小王一样想到:“我爱开阔的天地,爱像光明一样美好的小红,还爱人类美好的感情,还爱我们三个人的友谊。我要生活下去,将来我要把我们的生活告诉别人。我心里在说:我喜欢今天,但愿今天别过去。”
集子里最喜欢的作品自然是《绿毛水怪》(也许《地久天长》与之齐平),稍显稚嫩的手稿却浪漫至极。跟一些小波迷不同的是,我先读的《涅朵奇卡》,再读的《绿毛水怪》,所以读到后者时的兴奋难以言表,读到“我看了这本书,而且终生记住了前半部……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我内心充满了遇知音的狂喜,就像陈辉遇上了杨素瑶一般。他们一起在书店看书的那段日子太美了,太快乐了,身为读者也不自觉沉浸在他们与书作伴的快乐里,而读这里时有多满足,读到妖妖蹈海而死就有多心痛,写着写着又想为妖妖流泪了。“你和我好好地说一声再见吧。我感谢你曾经送过我两千五百里路,就是你从学校到汽车站再回家的五百六十四个来回中走过的路。”这一段和陈辉的诗一样浪漫,一样打动我。《绿毛水怪》值得读许多次,它也许并不精巧,甚至略显粗糙,但就是让人喜欢。另外,真想去建国路永安东里九楼431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