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断舍离》_精选读后感_900字

2020-01-04 05:26:46 读后感

《断舍离》_精选读后感900字

《断舍离》
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追求断舍离的生活方式?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生活在物质充足、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东西充斥在我们的周围,需要我们筛选了。
私以为人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没有高低之分。看过有些人极为简约只有两三件东西摆在桌子上,也看过有些人混乱中又井井有条随手可以方便快捷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断舍离没那么重要,自己舒服的生活状态才是最好的。
况且,从一个人经历来看,身边有一个懂得并且在执行断舍离的人比看一本这样的书更能让人感受深刻受益良多。毕竟读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但是遇到一个人,生命也许就突然改变了。
摘句
1
“通过处理多余的杂物,来摆脱执念,恢复自我,发展自我”,这种自我探查法被叫作 “断舍离”。
2
“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附着在物品上的沉重的‘执念’是不需要的。”——怀着这种态度处理杂物,会让物品和内心产生更剧烈的联动性。当处理掉作为情感依附的物品后,上面附着的情感越是沉重,内心就越能感受到什么叫轻盈。
从表面看来,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是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的“多余的执念”。
3
通过对杂物的选择取舍,了解自身,获得对自我的肯定,从物品轴思维转化为空间轴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获得了果断勇敢面对问题、处置问题而不是被其捉弄的能力。
4
人际关系中的“间”可以从“空间的间=距离”“时间的间=频率”角度理解,也可以理解为空间和时间的“密度”。
人际关系无论是双方距离走得太近还是太远,接触频率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出现问题。
距离太近,会觉得烦躁;太远,会感到孤单;接触频率太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太低则会产生被抛弃感。
5
断舍离保留的、获得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非常喜爱的才被筛选出来的。这就是锤炼执念心的结果。
6
断舍离,并不是充斥徒劳感的“收拾整理”,而是提升空间次元的“搬家”,同一个地方,同一所房子,却有完全不同的风景,还有崭新的自己。
7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
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
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断舍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坦然接受自身的、珍爱之人的死而进行的训练。”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