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_读后感_900字

2020-02-08 13:19:52 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_读后感900字

看到后面有些疲乏了,所以自省是有点虎头蛇尾了。

要论疲乏的原因,自己也想了一下,大概有两个: 一是看的期间拉得太长,渐渐有些不耐烦;二是越到后面越集中到党争、权力斗争上去了,而所有的斗争都异曲同工,不过换了主演和角色,实在有些审美疲劳。

但不否认,这仍然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书。

从明朝建立到灭亡有非常清晰的路程,细节俱全。

看完觉得,一个王朝正如一个人一样,也有他自己的性格,而这个性格大多又是由统治者决定的。明朝的性格整个给人的感觉: 狂暴、飘忽不定、阴暗,尤其是飘忽不定,没有统一的道德、法制约束,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一切随皇帝随权臣而定,人治而非法治,导致换个皇帝换个首辅就换一套玩法儿,何愁不乱。

而直接原因,大概是两个:文官集团及党争,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可究其根源,这两个问题产生于同一个根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原意是不愿分权,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结果却是中央权力完全被剥夺,分崩离析,在内阁、太监、东林党等庞然大物中间流转争夺。不知朱元璋看到最后这一幕,是否会觉得讽刺。

当然,这个王朝有他大开大合、巅峰至胜、智慧可爱的地方。《永乐大典》、万国来朝、王阳明心学、三大名著+《金瓶梅》都是这个王朝绚烂的身姿,这才是这个王朝真正的瑰宝。历史是流水的兵,只有思想和文化,才是铁打的。

当然,书里也总是有让人忍俊不禁、惊掉下巴的地方,尤其是明朝这些不靠谱的皇帝们。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清朝皇帝的培养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工程,皇帝们每天凌晨起来读书,并且专门编撰有“好皇帝坏皇帝”之类的儿童读物,实在是让人感叹清朝的严谨和团结。而明朝是散的,别说培养了,这些皇帝一个个似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就是天生有问题的,归其原因,大概也是因为缺乏严谨、统一、一以贯之的标准和制度,当然还有一点:皇权、内阁、太监掌权时,权力凌驾于一切,皇帝也就成了权力的傀儡,又怎能一以贯之好好得以培养教育,所以只能是一个个没担当、逃避、庸碌的孩子。

总而感觉: 这是一个奇怪的王朝,也是一个对研究权力特别有代表性的王朝;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文化、思潮绚烂的王朝!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