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读后感800字(3)篇

读完无法平静,也几度矫情一下。了解了诗人,就能更好的了解她的诗,而我从诗中去解读了一个诗人。正如很多名家及读者所点评的那样,没有绚丽的词藻,没有为诗而诗,一切归于自然,那房,那村庄,那路,那树,那草,那喜鹊,那月光,那白,那人,那伤痛,那些事自然又跳跃着呈现在眼前。读来时而悲伤,时而忧恸。如作者所说: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愿多愁善感写在纸上,而生活中永远是乐观且充满阳光。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读后感800字 第(2)篇造物主总会开随机的玩笑,譬如一个女人,给予她无尽的敏感,以及与常人无异的快感,却无法给予她平等的肉身,如果肉身跟不上灵魂,那么这种痛苦就会碾磨成诗句,于是她用月光、麦子、小巫、兔子、忍冬以及想象来向造物主复仇。她有意象:一定有云朵落在水里面了,被一条鱼喝进去了。她有想象:他的头发茂密了几十年了,足以藏下一个女巫。她会拟物:她的腰身渐渐粗了,漆一天天掉落。她有清醒的生命体悟:一个人就是一个下沉的过程,包括庄稼,野草,兔子和经过村庄的云,沉到地上,渗进泥土,悄无声息的。她平淡的诉诸痛苦:我爱着的只有两个男人,一个已经离去,一个不曾到来。她向生活拾来诗意:背一袋棉花往回走的时候,她摔了一跤,她爬起来,天上没有一朵云,地上倒有很多。她是余秀华,一个肉身永远追赶不上灵魂的苦命人。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读后感800字 第(3)篇我不懂诗,余秀华的诗也一样。大部分诗我看不懂想说什么。
但我的确从这本诗集里读到了美,以及(更多的)欲望、忧伤、抗争。
我时常想象,出名前的余秀华,在村里是怎样的境遇?
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呜呜噜噜,生活贫困不堪,困于包办婚姻,这样一个底层中年妇女,却有着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此,怎能逃脱周围庸常的人们的冷嘲热讽?
正如她在诗里写的,“忧郁多高贵啊,农村人不适宜”。
多么讽刺。
正是在这样的裹挟中,她勇敢地追求着爱情与自由,勇敢地表白,勇敢地遭拒,勇敢地大声哭泣,勇敢地微笑自嘲。
无论她的诗如何,我都觉得,这个女人是值得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