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华东师範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环境设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家刚
- 外文名:不详
- 国籍:中国
- 职业:华东师範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 学历:博士
社会兼职
2012.5.-至今 华东师範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9.6.-至今 教育科学出版社书稿审读
2005.9.-至今 华东师範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004.9.-至今 华东师範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学委员会委员
2010.4.-2013.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审
2004.5.-2006.2 《国外外语教学》编委
学术成果
论文
陈家刚.理解性学习:教学变革之追求,《上海教育》,2013年第10期。
应琼、陈家刚. 学生需求视角下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定的思考,《成都师範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陈家刚. 促进理解性学习的课程和教学设计原则,《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期。(CSSCI期刊)
陈家刚、应琼. 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历史教学设计,《外国中国小教育》,2012年第11期。(CSSCI扩展版期刊;人大複印资料全文转载)
陈家刚. 认知学徒制20年研究综述,《远程教育杂誌》,2010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陈家刚. 技术支撑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第4期。(CSSCI期刊)
陈家刚. 理解性学习思潮在美国的兴起及对我国教育的意蕴,《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陈家刚.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低效教学”行为透视,《教育探索》,2009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陈家刚、张静然. 认知学徒制·技术·第二次教育革命—美国西北大学Allan Collins教授访谈,《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4期。(CSSCI期刊)
陈家刚、鲍同梅. 国外高校教学反馈:手段、特点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年第6期。
陈家刚.《剑桥学习科学手册》:学习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CSSCI期刊)
陈家刚. 从教研组到合作的教研组织――从教师专业共同体得到借鉴,《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陈家刚. 对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反思,《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8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陈家刚.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实现表达方式的多样化,《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
陈家刚. 英语阅读中猜测单词词义的技巧,《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陈家刚. 英译汉中容易误解的句型和结构,《安庆师範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陈家刚、郑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挖掘教材的语言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陈家刚、鲍同梅.《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修辞格赏析及其教学意义,《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 期。
陈家刚. 英汉民族特点及词语的文化负荷,《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陈家刚. 英汉动物名词的不同含义及翻译,《湖北大学学报》(专辑),2000年。
陈家刚.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休克,载张安德、李祥坤主编《语言与文化》,武汉出版社,2000年。
李祥坤、陈家刚. 当前外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误区及其应对,《外语教学》,1999年第3期。(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
陈家刚. 生命、财产、神圣的荣誉,《世界文化》,1998年第5期。
陈家刚. 外语翻译中的“求同”与“存异”- 从习语翻译说起,《成人高教学刊》,1998年第4期。
陈家刚. 外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成人高教学刊》,1998年第3期。
编着
1. 参编《教学设计研究:国际视野中的热点聚焦》(裴新宁主编),撰写第5章“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约2.8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即出。
2. 参编《学习科学关键字》(高文等编着,此书获评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着作类二等奖),撰写第6章“认知学徒制”(约2.4万字),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参编《英语同义语小词典》(魏葆霖主编),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
4. 参编《英语》(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材教师用书)(毛大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参编《英语》(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材学生用书)(毛大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6.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下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学习辅导》(下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练习册》(下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9.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教学光碟》(下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年。
10.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上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学习辅导》(上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练习册》(上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 参编《教育硕士英语教程教学光碟》(上册)(余静娴主编),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年。
14. 合编《体育英语》(王屏、陈家刚编着),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
15. 参编《英语同义语辞典》(魏葆霖主编),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译着
1. 主译《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陈家刚、程佳铭译),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13。
2. 主译《学习与理解》(陈家刚、邓妍妍、王美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主译《课程:教师的创新》(徐斌艳、陈家刚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 参译《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 一种新的教学理论範式(第2卷)》(裴新宁、郑太年、赵健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5. 参译《教育传播与技术手册(第3卷)》(任友群、焦建利、汪琼、刘美凤主译),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12。
科研项目
1. 参与“通用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立项本科课程,2013.9- ,周小勇主持)。
2. 主持“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演讲能力的研究”(华东师範大学外语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3.1-至今,经费0.2万元)。
3. 参与“国际学习科学新进展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影响——以已开发国家或地区为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裴新宁主持,2012.12-至今)。
4. 主持“深化改革背景下促进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华东师範大学外语学院研究中心项目,2012.12-至今,经费2万元)。
5 参与“学习科学与多样化的课程实践项目”(美国乐讯文教基金会项目,裴新宁主持,2011.12.1-至今)。
6. 主持“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华东师範大学外语学院光华预研究项目,与苏俊玲、何晓嘉合作,2010.1.-2012.6,经费2万元,已结项)。
7. 参与“听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套用”(华东师範大学外语学院光华教学基金项目,苏俊玲主持,2010.5.- 至今)。
8. 参与“学习与课程之关係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2009JJD880011,任友群主持,2010.1.-至今)。
9. 参与“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07JA880056,任友群主持,2007.11.- 2011.11)。
10. 参与“中美高中课程比较研究”(华东师範大学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中国事务办公室联合项目, 裴新宁主持)。
11. 参与“基于学习创新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高文主持,2004.9-2005.12)。
12. 参与“教育硕士英语教程”编写项目(华东师範大学网路教育学院课题,余静娴主持,2002.6 - 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