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汉书读后感2000字(3)篇

2019-03-01 06:16:31 读后感
汉书
作者:班固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趁着毕业季闲的一两天,查了一些秦统一时的一些郡县、地名对应今天的大致位置,供大家阅读秦汉之际的历史时粗略对照。鄙人工科男,文学历史素养底,查找的方式与结果必定有很多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后面有时间了,再把西汉时的侯国、郡县、及地理志中其它山川河流地名,对应今天的地区及地名查找出来,以方便大家阅读汉书。

## 秦统一时地名粗考

1. 九原郡:辖今内蒙古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郡治九原在今包头西北、乌拉特前旗西南、国道G6京藏高速附近,秦时修直道通九原与咸阳。秦末为匈奴所占,西汉时夺回改为五原。

2. 北地郡:辖今内蒙西南角(宁夏省、内蒙省、陕西省交界那一片)、宁夏省南部(银川到固原一带)、甘肃东北角(宁夏省、甘肃省、陕西省交界那一片),郡治义渠在甘肃宁县西北、庆阳东南、国道G22青兰高速附近,西汉时治所移马岭(今庆阳西北),东汉时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3. 陇西郡:辖今临洮、兰州、天水等地,渭河上游,郡治狄道在今临洮县南、国道G75兰海高速附近。西汉武帝时分陇西郡东为天水郡。

4. 蜀郡:辖今四川盆地、云贵等地,郡治在今成都,秦时修五尺道通云南滇池与成都。

5. 巴郡:辖今四川东部、重庆部分地区,郡治江州在今重庆江北区。

6. 桂林郡:辖今广西省大部,郡治布山在今桂平市西南、省道s40苍硕高速附近。

7. 南海郡:辖今广东省大部,郡治番禺在今广州市。

8. 象郡:辖今越南中部北部(大约河内市及红河以北、红河南岸部分地区)、广西西部,郡治临埃在今广西崇左市。

9. 闽中郡:辖今福建省、浙江省东南部等地,郡治东治在今福州市。

10. 会稽郡:辖今浙江中部北部、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长江南),郡治吴县在今苏州。额,那时貌似还没有上海、崇明岛、南通这一片地,可能后来长江口冲刷出来的吧。

11. 长沙郡:辖今湖南大部(西接沅江,北起洞庭,南逾五岭)、江西西北部(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郡治临湘在今长沙市。

12. 九江郡:辖今江西省(除去属长沙郡那一片)、安徽省(大别山脉东,淮河南,除去会稽郡的那一片),郡治寿春在今寿县。

13. 衡山郡:河南南部(淮河南,大别山西,安徽安庆西)、湖南东北部(大概黄冈那一线东),郡治邾县在今黄冈北。秦时天柱山称为衡山,故名衡山郡,汉时改为天柱山。

14. 黔中郡:辖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大概在乌江东、长江南、沅江西这一片地区,郡治临江在今常德(洞庭湖西岸)。

15. 南郡:辖今湖北长江一带,大约在长江北、襄樊南、大巴山东南,郡治江陵在今江陵市。

16. 汉中郡:辖沔水一带(汉江上游),大约在大巴山北部、秦岭南部、汉中盆地(陕西南部),郡治南郑在今汉中。

17. 南阳郡:辖今河南南阳全部、泌阳、鲁山、叶县、舞阳、栾川一带,及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郡治宛县在今南阳。

18. 陈郡:辖今河南中东部、安徽中东部,主要是淮河北、汝河与颍河中下游一带,郡治陈县在今淮阳。

19. 泗水郡:在九江郡北(长江北),辖今江苏徐州、淮安、邳州一带,安徽凤阳、宿州、泗州一带,因郡内有淮水、沂水、睢水、泗水而得名,郡治相县在今淮北市相山区。沛县(今徐州市下辖县,徐州市西北,)、彭城(今徐州市)、相县、蕲县(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在其辖内)都在泗水郡辖内。

20. 东海郡:在泗水郡东、九江郡东北,辖今江苏大部(长江北)、安徽东部小部分(大约国道G36宁洛高速东部、天长市一带)、山东南部一小角(郯城一带),郡治郯县在今郯城。

21. 颍川郡:辖今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大概在汝河、颍河上游一带,郡治阳翟在今河南禹州市。

22. 砀郡:辖今商丘、开封东南、山东济宁西一带,郡治睢县在今商丘市睢阳区。

23. 胶东郡:辖今胶东半岛全部,大概在潍坊市、安丘市、高密市、胶州湾以东那一片,郡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古砚镇一带,省道S217东,国道G15沈海高速北)。

24. 琅琊郡:东海郡以北,胶东郡西南,辖今山东西南部、沂河一带,郡治琅琊在今胶南市西南(大概是山东琅琊镇一带吧)。

25. 齐郡:琅琊郡被,胶东郡西北,古济水入海口那一大片,今黄海入海口那一段以南,郡治临淄在今淄博市临淄区一带。

26. 薛郡:东周鲁国那一片地方,琅琊郡西,泗水郡北,辖今泰山山脉南、大运河东、蒙山西,郡治鲁县在今曲阜。

27. 济北郡:薛郡北,齐郡西,辖今泰山山脉及以北,古黄河东,郡治博阳在泰山东南、今泰安市岱岳区一带。

28. 东郡:砀郡北,济北郡西南,辖今河南省东北一带,郡治濮阳在今西南。

29. 巨鹿郡:东郡北,济北郡西北,辖今河北白洋淀与文安洼南岸、平乡与鸡西以北、石家庄与邢台以东、南运河以西,郡治巨鹿在今邢台平乡县一带。

30. 邯郸郡:东郡西北,巨鹿郡西南,辖今河北邯郸市辖区、河南安阳一带,郡治邯郸在今邯郸市。

31. 河内郡:古黄河以北称为河内,南太行山脉东南,辖今豫北西部,郡治怀县在今河南焦作武陟县一带。

32. 三川郡:境内有河(黄河)、洛(洛河)、伊(伊河)而知名,辖今黄河以南、河南灵宝市以东的伊洛一带、及北汝河上游一带,郡治洛阳在今洛阳市。

33. 河东郡:顾名思义在黄河以东啦(黄河几字形以东),汾河下游一带,辖今山西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吕梁山、太岳山以南,沁河西),郡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一带。

34. 上党郡:河东郡的东部,河内郡的北部,邯郸郡西,南太行山脉的西,沁河的东,辖今山西长治盆地一带,郡治长子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

35. 太原郡:黄河几字形东,上党郡与河东郡的北,吕梁山脉东,太行山脉西,辖今山西太原盆地、忻定盆地一带,郡治晋阳在今太原市。

36. 雁门郡:太原郡北,北吕梁山脉东(管涔山东),横山北,被太行山脉西,辖今山西大同盆地、洪涛山、及以北直到秦长城外大漠深处,郡治善无在今山西右玉县一带(管涔山东北角,洪涛山西)。

37. 常山郡:滹沱河中游一带,邯郸郡北,北太行山脉东,保定市南,巨鹿郡西北,辖今河北石家庄、保定这一片地区,郡治东垣在今石家庄市东北正定县一带。

38. 广阳郡:常山郡东北,巨鹿郡北,辖今河北保定北,北京市一带,郡治蓟县在今北京市。

39. 上郡:九原郡南,北地郡东,太原郡西,辖今陕西中北部、及毗邻的内蒙地区等一带,郡治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南。

40. 内史:秦都城咸阳所在的郡,陇西郡东,汉中郡北,北地郡与上郡南,三川郡西,辖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郡治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

41. 云中郡:九原郡东,太原郡北,雁门郡西,辖今黄河南岸及管涔山北、内蒙大青山南、内蒙土默特右旗东一带,郡治云中大概在呼和浩特西南一带。

42. 代郡:雁门郡东,常山郡北,广阳郡西北,辖今河北蔚县北直到大漠深处,郡治代城在今河北蔚县。

43. 上谷郡:代郡东,广阳郡北,辖今河北张家口市辖区、直到大漠深处,郡治沮阳在今河北张家口怀来县一带。

44. 渔阳郡:上谷郡东,辖今天津、到北京密云、到河北承德、到大漠深处一带,郡治渔阳在今密云西南。

45. 右北平郡:渔阳郡东,辖今河北唐山、到天津蓟县、到河北承德、到内蒙赤峰大漠深处一带,郡治无终在今天津蓟县一带。

46. 辽西郡:右北平郡东,辖今河北唐山、到山海关、锦州、到内蒙大漠深处,郡治阳乐在今辽宁锦州西北、义县西。

47. 辽东郡:辽西郡东,辖今辽河平原、辽东半岛一带,东接朝鲜平壤,西邻努鲁尔虎山,北抵科尔沁沙地,郡治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48. 北假:秦汉称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为北假。

49. 武关:三秦要塞,秦楚咽喉,秦有道官路通咸阳与宛县(今南阳),武关据于此道上,故有道宛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

50. 函谷关:秦有道通咸阳与洛阳,函谷关据于此道之上,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把守着中原与关中的通路。

51. 博浪沙:在三川郡,阳武西南,今新乡原阳县一带。

52. 沙丘:在巨鹿郡,巨鹿东北,今河北邢台广宗一带。

53. 敖仓:在郑州西北邙山上,秦原的重要粮仓。

汉书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终于读过一本大部头史书,第一部,加油。

高,惠,文,景,武,昭,(昌邑),宣,元,成,哀,平,王莽…

按着二混子漫画所述,一二一二一…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接近60小时,其中有很多地方觉得晦涩难懂,比如前面的各种志;有很多人物第一次听闻,还有很多人物关系混杂…很多次读不下去,不知所云,几乎放弃,只能暂时放下,等思维活跃的时候再拿起来…因此说断断续续,估计再读一遍会好很多。

除遇到的沟壑困难导致阅读兴致缺缺之外,更有很多地方觉得读得激情满满,不能放手,回忆一二。

可能我这个人偏悲观,所以对这两个桥段印象深刻,一个是李广难封,一个是故剑情深。

对一些人物也留心,有一些印象,诸如高祖惠帝时期的汉初三杰,陈平,王陵,周勃,周亚夫…;文景时期的贾谊,晁错…;武帝时期的东方朔,董仲舒,司马相如,李广,卫青,霍去病,李广利…;昭宣时期的霍光,…陈汤,扬雄,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还知道汉朝皇帝都有喜欢男人,养男宠的癖好,其中属汉哀帝最会玩儿,达到创造词语“断袖”的高度…

汉朝三大外戚势力:吕氏集团,一人撑起一片天,兄弟都不给力;霍氏集团,起于卫子夫,卫青霍去病时达到巅峰,霍光之后直接跳崖下跌;王氏,把“人多力量大”诠释的淋漓尽致…

汉朝两大历史美人:王昭君,四大美人之落雁,出塞保汉边境六十年安定;赵飞燕,环肥燕瘦的赵飞…

还有很多断断续续的记忆点,…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虽然还没有知晓得失,但知道多读书总是没有错的,多读历史也是有益的…我要说,一起来读历史吧,很有趣。

汉书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部大部头史书,也是第一次读完的非纸质版大部头史书,还是有些成就感的哈![呲牙]汉书记述了西汉高祖元年至王莽新朝地皇四年共计两百三十年的中国历史,是西汉王朝的兴衰史,也是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读汉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史料详实,内容极其丰富,文采风流令人敬佩。第二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些格言警句或是成语或是故事很多出自汉书,大开眼界。第三是,读完汉书之后西汉王朝的历史发展脉络能够较好连贯起来。本人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多读几遍才能侃侃大论,因此就言尽于此吧!最后奉上汉书最后一段:凡《汉书》,叙帝皇,列官司,建侯王。准天地,统阴阳,阐元极,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穷人理,该万方。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述《叙传》第七十。[抱拳][抱拳][抱拳]

  • 《陈寅恪讲国学》_精选读后感_2000字
  •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_读后感_2000字
  • 《你要好好的》_精选读后感_2000字
  • 《菊与刀》_读后感_2000字
  • 《长尾理论》_读后感_2000字
  • 《最后的耍猴人》_精选读后感_2000字
  • 《伪装者(胡歌 王凯 靳东主演)》_读后感_2000字
  • 《病毒来袭》_精选读后感_2000字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2000
  • 《白鹿原》读后感_20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