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1100字

2019-10-06 20:25:24 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1100字

这是我读余华的第二本书,书里的许三观和《活着》里的福贵一样,其实心地都很善良,都在以一种很难形容的方式成长。许三观朝着搬家的方铁匠客气地笑,福贵也极力地迎合要砸锅炼铁的队长,他们的行为有时候看来让人费解,却从来不让人生厌。也许慢慢学会宽容和理解。
余华的书就是这样,越往后看越能感觉,原来白描出来的人物也可以那么丰满形象。主人公们也许不懂什么大道理,面对一些简单的事情上甚至有一些执拗,但就是这种别人眼里的傻,却让这个小人物发光发亮。
纵观整本书许三观的卖血记,一共卖了11次血,除了第一次的好奇和中间一次为了私情,剩下的9次全是生活所迫,而这9次里的7次都是为了一乐。
在书中,有这么一对平凡的夫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和共患难的生活里,一家人的感情早已深入骨髓,成就一部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的亲情故事。
看完感触比较深,有几个方面 :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其实孩子要的不过是关心和在意,或者至少同等的对待,然后正确引导他们。
关于夫妻问题,其实抛开不要听信那些负能量的流言,虽然那时候的家庭多数在没有爱情的前提下组建起来,如此往后的日子依旧能过得温情。
关于父爱,许三观是真真让我很是感动。一乐病重急需钱治病,许三观立刻就想去各家各处借钱,一刻也没停歇,因为他连像许玉兰一样哭两声的时间都没有,一乐的病等不得,他要抑制住所有伤痛,非常理智的撑下去。他许三观半辈子没有求过人,为了大儿子一乐,他的脸面,男人的尊严什么都不要了,这就是真挚深厚的父爱。
年近50的许三观,在去上海的路上将6次卖血。为了孩子,他愿以命换命。这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父亲的一个缩影!
关于与人交往关系,我们常常因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压力”太过残酷,让人无处可逃,连个容身的地方都变得奢侈。
而我们也习惯站在道德的高度俯视别人,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对别人评头论足,只想着她为什么能这样做,而不是她为什么会这样做,人也是两面性的,有情绪的时候人总容易像个坏人。而论道德和教养,试着理解才是真正的有素养。
人很复杂,轻易去评价一个人会很危险。
喜欢里面一段很经典的话。
“事情都是逼出来来的,人只有被逼上了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有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生活就是这样,被逼到绝境之后,才有了触底反弹,任何你以为过不去的事情和难关,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通过一本书,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家庭的发展历程是所处时代的缩影。
我们虽然不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但是是那个时代的读者。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呼兰河传》_读后感_1100字
  • 《鬼谷子(白话全译)》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100字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_读后
  • 《此生未完成》_读后感_1100字
  • 《阿勒泰的角落》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