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9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900字
难得看到一本分量与声名相当的畅销书,但总的来说本书仍然是高开低走系列,尤其是最后关于科学革命的部分,几乎是开始一本正经的凑字数了。
因此阅读本书的体验是,开篇非常的吸引眼球,但慢慢又发现作者的这些观点虽然很具有洞见性,但又全都是个人观点,作者没有去、也并不试图去对观点进行严密的论证。因此看了几章才确定,如果将之作为严密的学术著作来看,那就太天真了。
一旦接受了非学术著作的设定,便发现作者实在是知识面广阔,各种举例和引申信手拈来,还特意迎合引进版本的各国特色而进行案例的重新挑选,是一位相当贴心的作者了。
讨论“人类简史”的作品最后通常都聚焦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二是为什么近代以来东方开始大规模落后于西方。作者对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的部分水准较高,语言的产生从而引发叙事的出现,随后智人经历的一切制度和载体,几乎都依靠想象和叙事的建构;而至于近代以来东方为何大大落后于西方,赫拉利的解释是信任的存在随后带来信贷制度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帝国、金钱和资本主义的三方融合,但问题是依然没有解释为何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最早在西方产生,最后难免陷入社会科学中互相解释的泥潭。
最后又用很大的篇幅去讲述科学与帝国的联姻,似乎是在通俗的语言去解释人人都知晓的问题,颇有些凑字数之嫌疑。终章关于智人未来科学革命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的展望,又写的似是而非,说了一些东西,但又完全没有说透,技术与人类的关系,科技的异化带来的潜在危险——人类可能最终创造出“神”一般的存在物从而将自己毁灭;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潜在的不平等,一方面是智人之间的不平等,另一方面是智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不平等;追求医疗的进步带来的人类寿命的延长甚至是长生不老所暗示的记忆与权力的相关性,都浅尝辄止,大概要留待后续探讨了。
总而言之,作为普通社科读物,从语言到观点到洞见,已是十分难得,但如果深究起来,又难以自圆其说。所谓认真你就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