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_900字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很薄,但内容还蛮丰富的,主要是教我们要善于倾听,学会好好说话。
读书的时候,我会反思我在面对批评与指责的时候有过的反应。一般是三种情况:1.我为自己没有做得好而内疚自责
2.我会很生气被否定,然后反驳或者指责你不配批评我 3.我很怕被人打扰,很烦和人争辩,并且不觉得有调整自己的必要。那我就左耳进右耳出,听完了就算了,反正我懒得理你。但仔细想,这三种反应都有问题。第一种情况下,如果我一直否定自己,迎合他人,那我很有可能变得唯唯诺诺,不再自信。第二种请况更糟,一则直接恶化双方的关系,二则让我流于愤怒,难以控制情绪,不能正视自己。第三种请况也不见得可行,因为问题并不会因为你逃避就得以解决。如果这三种方法都不足以解决问题,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儿?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为什么人和人的沟通总显得不得要领,原因在于提出批评的一方和接受批评的一方,都没有真正理解批评的实质。批评表面上是对另一个人的评价,实质上它是自己的感受没有被体会、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之后的表达。我们批评别人不一定是别人做得不好,而是他的做法没有令你满意。由此,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掌握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要素对沟通的影响。1.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列举那些让你有情绪的具体的事例,而不是仅用“不好”等形容词来评价他人。2.通过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来减轻交流的成本,不要让别人去揣测你当下的感受。3.通过表达自己的需求来认清自己有不满情绪的实质。不是因为别人的行为刺激了我,而是我自己有这样的需求却未被满足。4.通过提出请求来增加需求被满足的机率。要注意,不要让自己提出请求的表达让他人看来是在发号施令。
其实读完了会发现讲的道理并不高深。无非是“真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随意指责或批评别人;善意的倾听别人的需求,不要把它视为批评或指责”。但能想通的事情,不一定就便于操作。。。我们的交流方式是被已有的交流习惯、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后的结果。真想突破自己,估计得花不少时间去反复演练。可这样的演习,能得到多少人的配合,还真的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