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1200字

2019-08-01 21:50:57 读后感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1200字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热播,也引来见仁见智的热评如潮。虽然,文学作品有时总赶不上时代火车的节奏,但毕竟可比现实,总能在人性和社会生态中挖掘得更深一些。这部反腐大片,仅从反映一些权力场中的潜规则上说,还是有所努力的。如今晚19、20集中,至少有这三个潜规则现象浮出水面:

1、官场权力的私下授受。无论是汉东省的“汉大帮”还是“秘书帮”,这些圈子里的领导干部上台,几乎都是靠恩师或顶头上司直接提拔,没有见到人民群众赋予他们权责的影子。乃至“汉东帮”的头面人物分管政法口的省委副书记,敢于明目张胆推荐得意门生祁厅长来做其接班人。一方面是投李报桃,另一方面是为了可以继续掩盖其腐败罪行。

2、银行贷款的回扣成风。影片借举报人及王大路总经理等口,道出相当部分银行系统靠贷款吃回扣成风,一般是贷款额的一到二个点,流向银行内部上到行长、副行长,下到相关关键岗位人员等。不仅造成国有银行因坏账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也人为造成资金紧张,使一般真正需要投资贷款的民营企业无法问津。

3、社会地下高利贷盛行。正因为金融系统存在腐败现象,社会上地下的放高利贷现象才能盛行。影片中大风服装厂厂长借高利贷连本带息近十亿,被放贷人到处追杀。前不久山东聊城的辱母杀人案例就是因高利贷追债引发。乃至在国内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社会治安问题等。而公安部门由于牵连案例太多,难以一时破案解决。

上述三大潜规则,在社会现实中都已屡见不鲜。第一个是官场中的权力寻租,把商业利益中的“无利不起早”,带到本身是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岗位上,乃至一些地方官场,凡是没有寻租的事情,一般都是敷衍了事或推诿不办。第二个是金融场上的权力寻租,把国有资金变成部门或私人的钱袋,没有回扣行贿的或没有官权笼罩的一律不放贷。乃至形成少数人或少数集团的借贷专利,通过国有银行这渠道,再到社会上获取更大的利益回报。国内房价的畸形上涨,有相当部分是能低息贷到款的利益集团和有钱人炒高的。而第三个则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地下钱庄的黑势力寻租,是前面两个潜规则滋生出来的一个毒瘤。靠借高利贷发财的集团和私人老板,大都是有某些政府部门的人在背后支撑,否则难以长期猖獗。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人因为生存或要做生意维持生计,不得不凭侥幸心理去借高利贷。然而,一旦陷入这泥潭,就很难以自拔。

影片似乎借此揭示:潜规则也是腐败的温床之一。而这些潜规则都是打着“人民的名义”在明火执仗行事,他们却以为可以掩耳盗铃。反腐片还没热播到一半,今天下午的新闻又爆出一个正部级领导下马被审查。中国大陆反贪腐还正在路上,还没有到可以偃旗息鼓的阶段。标本兼治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把权力放回笼子里,另一方面,要把笼子置于阳光之下。让人民赋予政府有限权力,让人民来行使监督的权利,这应该正是《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所热播的社会舆情所期盼吧!

2017年4月9日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