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2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
If you look on the ground in search of a sixpence, you dont look up, and so miss the moon.
如果有任何一点被这本书打动,功劳不光是毛姆的,还有译者李继宏的,五五分的那种。我不懂画画,只记得小时候在家里墙上画过,在书上,本子上画过,再之后就正儿八经的美术课上学过一点。但开始接触书,接触音乐多了之后,欣赏能力好像也提高了那么一点,也会为一句话,一串音符感动得涕泪交零,也会模模糊糊地明白了所谓“梦想”的重量,所谓梦想与现实的冲突。
舍友说,大一时我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大言不惭地说绝不会一毕业就回老家,绝不会只安心做一个小县城的老师。现在,考教师证的不计其数,考研的纷纷叫苦,声称还不如当初就当个师范生,学个五年就回家安安分分地当个老师好了嘛。或者苦于考别校的压力,突然倾向于保本校,这个她们一开始就没瞧上的学校。我很明白,大部分考研的人是为了有个好工作,高工资,鲜有人是因为pursue futher study,但还是难过,觉得自己是不思进取。以后怎么努力都不会进入研究生这一高度,眼界也放佛就停在了学士这一层。再加上每次去上法语课,被法语老师一阵天南海北的描述,觉得自己不光窝在国内,还窝于学士这一身份,简直就是social dreg,于是又免不了一阵苦恼。
可是上面说的,考研,保研,出国,教师证,到底是我的月亮还是六便士呢?既然我已经能够明白月亮与六便士的区别,已明白“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的心痛,那我还会选择六便士么?我时常想,应该有人站出来,发起一场女权运动,让有识的女性充分发挥才能,让无识的觉醒过来,不再安于被别人养着,自己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好老婆,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的白月光。可这势必引发一系列大变革,这太难了。女性的地位在全球都相差无几,只有不平等与非常不平等的区别。讲女权仿佛与本书主题不合,但书中对女性的描述,那种轻蔑,那种视之为寄生虫的态度,真的让我几次气不打一处来,暗恨不是男儿身,恨完又发狠要做的比男生强,绝不做毛姆口中的可怜虫,没爱没老公不能活。
是的,我在准备教师证,不是妥协,只是不想这方面做得极端,总还是要给自己安身立命找个后路,毕竟我的底线是绝不靠别人养着。另一方面,做老师成就感更强,这样一直追寻“活着的意义”的我也能安心点。还有一方面,我的打算是,年轻时做译员,天南海北的闯,之后回来做老师,不光为GDP,也为了祖国的下一代做点微薄的贡献。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假期要去支教,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之一。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有条件去追求自己的“月亮”,我侥幸可以,并在年轻时追求过了,剩下的日子就是要尽力将这种特权教给更多人,让他们看看大山外面的月亮。我希望更多的人记住我,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为别人做了什么。我希望别人能够因为我的存在能觉得更好一点,只是更好一点,无关伟大,无关无私,就只是好像更好一点,这样才算是意义,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