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_1900字
《灿烂千阳》读后感1900字
终于看到了这本书的结尾,去年和今年年初看了胡赛尼的另外两本书《追风筝的人》和《群山回唱》。如果说《追风筝的人》描述的是两个从小长大的好兄弟之间的情谊,主人公在自己的软弱与自尊之下伤害自己的好朋友-哈桑,余生都在愧疚,那句“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为你,千千万万遍!”应该贯彻了此书吧!《群山回唱》写了因为战争等带来的影响,两个特别特别感情的兄妹分开,最后的最后,妹妹终于跨越千难险阻见到了自己的哥哥,但是哥哥却已经老年痴呆不记得自己年幼时拼命保护的妹妹了!而这本书应该两个从小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的小孩在阿富汗战乱动荡的年代,最后,经过战争的洗礼,却还不忘初心,终于思念的人相聚。
每次看这种战乱记实背景下的小说,就觉得自己好幸运,生活在了一个好的年代,不用为了生存去苟且!有一个支持自己一切折腾想法的和睦家庭,不用依附于任何人独立生活以及去延伸和维持自己那些各种冒险想法的存在环境,同时也觉得自己有时候的负面情绪来的好矫情,除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其他的的确都是不值得一提。
现在的我正坐在咖啡店里,屋子里弥漫着咖啡和新鲜出炉的面包的香气,还有周围各种个样的顾客!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就一直是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国家,从二战前开始,一直是英殖民地,但是苏联一直介于,二战后,英国没落。世界上美苏争霸。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朴什图斯坦发生严重争执时,苏联站出来支持阿,美国支持巴。这使得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
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首先是国王查希尔被首相其堂弟达乌德推翻,其后几年达乌德被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推翻。塔拉基接着又被哈菲佐拉·阿明推翻。皆是不愿听命苏联摆布而被苏联指示发动的。所有这些争斗人物除了国王和达乌德之外,其他都出自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一个由塔拉基建立的阿富汗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的不同派别之间。
苏联入侵
1979年9月底,苏联决定对阿富汗出兵,名字很好听“支援阶级兄弟”。如同其进入不听话的东欧兄弟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一样挂着冠冕堂皇的名头。苏军深陷各个势力游击队泥潭如美国陷入越南一样。难以速战速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对国家进行一系列改革以解决积重难返的经济问题,同时决定终止没有结果的阿富汗战争。最后一批苏联部队于1989年初撤离。
塔利班政权
1994年,由奥马尔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成立,成员多是当地不满军阀混战的学生,因此得名。代表最低主流普什图族人的利益在短短几年里横扫全国。他们就是塔利班。“塔利班”源于阿拉伯语,是“学生”的意思。
塔利班是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严谨组织。塔利班在坎大哈的反军阀斗争中消灭了当地军阀,控制了整个坎大哈。塔利班政治上主张“铲除军阀,重建国家”,他们不依附于任何势力派别,视《古兰经》为法律,他们的目标是按照伊斯兰教原旨主义改造阿富汗国家和社会。以建立一个统一和平繁荣的阿富汗为宣传,以减税严厉戒律为支撑得到广泛支持。于1997年基本占领全国。虽然他们的政策比起军阀正规许多,然而诸如残暴酷刑,歧视女性,抵制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仇视一切异教的方针使这个国家之后一直活在压抑和恐怖之中,直至2001年美国911后美国以打击藏匿的本·拉登为由推翻塔利班政权。随后,美军与当地武装的冲突及引发的各种暴力事件不断。
“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在美军事打击下垮台。在联合国主持下,阿启动战后重建“波恩进程”。2002年6月,成立过渡政府。2004年1月,阿富汗颁布新宪法,定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10月卡尔扎伊当选新任总统。
2014年4月5日,阿富汗举行第一轮总统选举,无候选人获得超过50%的简单多数。6月14日,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9月21日,前财长阿什拉夫·加尼当选为阿富汗总统。
感触:
● 越是落后贫穷的地方,人性的弱点与本性就越暴露的彻底。尤其是生活在底层,只为生存翻译挣扎的人群更是如此。
● 污浊的大环境,即便小时候的心灵纯净无比,即便拥有不一样的想法,要么会被视为异类,要么随着对生存的妥协,日渐委屈求全也会变成陌生讨厌的模样。玛提雅姆便是如此,出生在了一个让她没办法维持自己改变与更好的成为自己的家庭。
● 越是有能力却又能够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温文尔雅。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让自己动怒,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不会把自己的糟糕情绪发泄给周遭无辜的弱者。但是像拉希德这种人本身并没有多少能力的人,满脑子只是底层欲望的人却总为自己的拥有沾沾自喜与自豪,这就是认知所限吧!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可操作改变本质实际问题的现实环境,人们似乎越是寻求精神和意识上的慰藉与救赎,虔诚的信仰某种宗教或其他组织,这大概就是宗教起初出现的缘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