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_1100字
《白鹿原》读后感1100字
幸好没有把白嘉轩写死。看完一遍太不深刻。需要再看。通篇来看以刚正不阿的白嘉轩、贪图名利安逸美色的鹿子霖两大家族为主线,穿插子女旁系亲属的事件、一个个人物鲜活。好人难活。致使白孝文成了结局最圆满的一个人物。当过族长有过威严,又不禁诱惑被惩罚,名誉扫地,接着破罐破摔与小娥厮混抽大烟直至饥荒要饭差点被野狗咬死,最后一转又成了军人做了人上人。打死了讲义的黑娃。可是可惜。黑娃虽然坏事也没少做单自始至终他是有骨气的。敢做敢当敢想敢干。而且后期成了朱先生口中的最好的弟子。可惜结局让人憋屈。想起读书时他最没心思,孩子中的猴王。老来这边脾气秉性。相反之下一肚子墨水当族长培养起的白孝文。让人恨得牙痒痒。偏偏是白家的他把鹿子霖还给吓完了。相比之下不怎么仁义鹿家倒出了兆鹏兆海这般英雄。虽然兆鹏这个人我也不好评价。他一心为革命,又总觉得他缺少点什么。他的心远比不上兆海对灵灵的心。兆海很纯粹。虽然死在了共产党的枪下 当时的时代应该出现不少类似的事件吧。政治上的不合导致了一桩桩代价。令人心碎。灵灵这个人的死在文章前半部分就被作者剧透了。具体怎么死的也没有太多的笔墨。他的孩子下落也没有介绍。兆鹏知不知道灵灵的牺牲以及反应也都没有涉及。只是觉得两个人多少都有点自私吧,革命大于一切甚至家人。但也没有办法。这些娃娃朱先生都教过。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先生在这些人物、故事间穿插着。像一只白鹿是故事更紧凑又像是一个升华。不得不惊叹文章结构的紧凑。故事叙述的巧妙转乘。让人看了跟白鹿原上的故事惋惜、感动、拍手称快、惊讶又或鄙夷慨叹。鲜活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又在我的思绪里久久徘徊。好多人觉得小娥是个牺牲品。为了寻得依靠后期不得做了勾当的事。我倒不怎么同情她。一开始那个郭员外不是代黑娃不错嘛 ,大不了让他写休书啊。要是不同意那就再跟着黑娃跑也不迟。跑了之后你是安分守己过自己日子也罢。可怎么能答应鹿子霖这个老牲口!这并不是在就黑娃啊!再罢。你引诱白孝文这不是错上加错吗!后期看到附身在鹿三身上的鬼魅姿态让人看了害怕。要是想太平就寻黑娃去或者当兵找人求助都可以啊。可能他毕竟是封建礼制下的妇人吧。没人帮她她就出卖肉体。从描述中并没看出他痛苦啊。还是不能接受她的做法。哪怕找谁求助过也好。
看完这个民族秘史真想再去一次陕西。可惜我去的西安并没有什么窑洞之类的。朋友说偏远地区都是拐卖人口野蛮人。也不知真假。想去看看白鹿原。现在是否还有原上的老农在犁地?是否还会去祠堂拜祭?是否有族谱?有乡约铭记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