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无声告白》读后感_900字

2019-09-22 00:10:23 读后感

《无声告白》读后感900字

这个故事源于詹姆斯和玛丽琳。他们彼此相爱,却又无法掩饰现实的无奈,一个因为别人异样的目光而畏缩困惑,一个因为自己尘封的梦想而苦苦挣扎。他们的这种特点也成就了后来的故事:詹姆斯竭力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融入这个社会,玛丽琳为了自己的梦想意气出走。他们都有自己的泥淖和恐惧,他怕她和别人一样对自己心存偏见,她怕他和别人一样让自己甘于平庸,但他们又相互依存,彼此就是对方仅有的慰藉。这是矛盾与冲突的发轫。

为了平衡,总要有人作出牺牲,玛丽琳在家庭和梦想之间最终选择了前者。但她对于作为梦想破灭导火索的汉娜,却总是缺乏爱的热情,汉娜是她向现实妥协的产物,时时刻刻提醒她她终于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但汉娜是无辜的,她从不知道这个家的平静之下有过怎样的罅隙和伤口,家人的忽视让她从小就学会了隐藏自己,那个缩在桌下的小身影,可怜得让人心疼。汉娜,她偷偷地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笨拙的方式无声地告白。

还有莉迪亚对母亲的爱,这种爱出自一种对母亲依恋的本能,但又因为失而复得,导致她更害怕得而复失。这让莉迪亚在享受母亲的爱的同时又带着恐惧,她只能不断地顺从,尽力地讨好,最终却丢失了自己。玛丽琳爱她吗?当然爱她,不过这种爱过于沉重,玛丽琳不想让她的女儿步自己的后尘,错过自己热爱的东西。只是玛丽琳没有想过,女儿只是想用完成母亲期望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母亲的爱。她们都爱着彼此,可平静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愿提及的不快乐。

提及玛丽琳和内斯,他们是兄妹,更像是朋友,他们共同经历过母亲离开的绝望,他们保守着共同的秘密,他们了解彼此的难堪和企盼。只是他们的选择不同,一个选择服从隐瞒,压抑自己,另一个则是坚持所爱,忠于自己。或许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只是莉迪亚更加害怕失去罢了。

莉迪亚和汉娜获得的爱,一个泛滥,一个匮乏,都过于极端。爱太满会沉重,爱太少会冷清,究竟怎样把握好其中的限度,或许就是这篇小说带给我最大的思考。

究竟要怎样告白,才能让你刚好觉得温暖?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