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局外人》读后感_1100字

2019-10-13 06:17:30 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1100字

不知这是第几次打开这本书,终于耐着性子读完了。怎么说呢?对这类冷静到极致的文字有些恐惧,开篇的那句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已经让人想要逃离了。是,我明白这些文字背后有着某种动机,大声控诉总让我想逃,沉静诉说总让我着迷,可是,对于这种太沉静的,透露着阴森气息的,已经陷入了某种虚空的,我只能缴械投降。也许,在内心深处希望的还是春暖花开,世间一片天堂模样?
这样的笔调贯穿始终,不得不承认我喜欢默尔索这个主角,爱之深,痛之切,骨子里能吸引我的永远是这种人。与世无争,冷眼旁观着身边上演的一切,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丧失兴趣,一切都可有可无。他可以置身于局内,只是他主动的选择了局外,这是让我着迷之处。可是,世间安得两全法,总有一些事情以局外的心态无法应对。
当他偶然陷入杀人案之中时,他还能局外吗?也许,对于行为来说,他还是在局外,可是,思想呢?他已经无法局外了。他看着法庭上一串串的控诉,他心理上开始疑惑,开始想要申明他才是“被告”啊,为什么他没有说话的权利?看到了吗?他希望自己能有发声的权利,他想要局内,只是,他被动的被局外了。这能怪他吗?说能也行,说不能也行。
对于审案的情节,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法律案例,在此再强烈推荐一下《十二怒汉》,有很多相似之处。事实之于道德,在默尔索这个案例中,道德赢了,在十二怒汉中,事实赢了。“心理上杀父与实际上杀父是一样的”,多么厉害的控诉,谁给你们的权利把动机和事实划上等号?对此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法说,谁能说自己没有过站在道德制高点大声或者细声控诉的经历?给事实以事实真的很难,多说一句都是对事实的不尊重,因为我们都是或者曾是侩子手。
我们猜想一下,只是来猜想一下。如果默尔索平时不那么局外,在母亲的葬礼上哭一哭,按照一个“儿子”的标准去做,按大家希望的方式去做,这个案子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谁敢给出答案呢?——“上帝”,凡人怎么能、怎么敢回答。最后,当被判处死刑后,面对神甫的所谓“救赎”,局外的默尔索又回来了:去他妈的上帝,上帝已死。通透,霸气,帅到极致。这就是他的答案,他又局外了,他注定就是要局外,局内只是一段插曲,是为了让这局外更局外。
局内局外就是这样缠绵相伴,你的局外,别人的局内,此时的局外,彼时的局内,不要分,跟着走就行了,因为没有人能够一直局外。
顺便一提,柳鸣九的翻译很好,最后的导读也分析的很好,查了一下资料,确实厉害的,是个西语大师级的人物。种草。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呼兰河传》_读后感_1100字
  • 《鬼谷子(白话全译)》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100字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_读后
  • 《此生未完成》_读后感_1100字
  • 《阿勒泰的角落》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