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本关于背叛的救赎,也是对于人性的一次剖析。
年幼的阿米尔有真正的把哈桑当做他真正的好朋友吗?我想幼年的他是没有的。他不喜欢哈桑,他是自己家佣人的儿子,地位卑微;他天生兔唇,其貌不佳;他只知干活,对于读书识字一点不通,没有文化,是一个文盲。他从来不是阿米尔心中真正的朋友,但是在阿米尔百无聊赖的幼年里,或许是朝夕相处,阿米尔把哈桑当成了自己独自一个人无聊时,没有玩伴儿时的一个陪伴。他离不开哈桑对他的关心和保护,他也需要哈桑满足自己微不足道的虚荣心,对比哈桑,阿米尔理所应当的把自己处于一个极其优越的位置,俯视着对阿米尔无比真诚的哈桑。
当哈桑的真诚一次次触动了阿米尔的内心时,当哈桑为了阿米尔一次次的奋不顾身时,当哈桑一次次对于阿米尔不加质疑的信任时,阿米尔的内心开始感到了莫大的苦楚与徘徊。他知道比起哈桑,他自己有一颗不忠实的心,对于哈桑。
阿米尔渴望得到父亲的爱,他渴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他希望成为父亲的骄傲。但是有哈桑,那个仆人的儿子,却成为阿米尔对于父亲,一道难以接受也难以跨越的屏障。他讨厌父亲对哈桑好,尽管哈桑什么都没有做;他希望自己可以和父亲有独自相处的机会,父亲却在答应带他出去玩儿的时候说带上哈桑。但是,那时的阿米尔并不知道,父亲的愧疚,对于哈桑。
哈桑做了什么呢?哈桑什么都没有做,他真挚的关爱着阿米尔,他把阿米尔视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你,千千万万遍”从来就不是哈桑对于阿米尔的承诺,是他的行动和使命。他可以为阿米尔翻山越岭去追风筝,他可以在阿米尔被逼迫时为阿米尔挺身而出,他可以明知阿米尔在嘲笑自己却依然满怀赤忱。他的纯粹和透明也是阿米尔愧疚的根源。他没有背叛,却足以让阿米尔为之忏悔。
阿米尔对于哈桑,愧疚和忏悔的根源几乎源于自我的自私和狭隘。他背叛了哈桑, 他对于哈桑是不纯粹的。他戏谑他,源于内心的嘲笑他,他诬陷他,他对于哈桑,一次次的背叛也让他在自我忏悔的道路上难以自拔,以至于让自己近乎一生都处于对于自我心灵的一个救赎之中。
“为你,千千万万遍”足以让每一个读者潸然泪下,也足以震撼阿米尔的一生,这一份真心过于厚重,慧极必伤大概也就是如此这般道理吧。
哈桑,恰似一个不必仰望风筝的追逐者。他明净而通透的心渴望着为阿米尔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