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_1000字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1000字
我觉得这本书以及这部电影不应该把焦点放在军队怎么样干事怎么样那个时代怎么样,其实抛去时代背景,我认为这本书更多的是突出人性的弱点,只是恰巧那个时代又是一个不安稳的时代。
刘峰的好,人尽皆知,可就像文章表述的那样:当时红楼里每个人都跟我一样,从始至终对刘峰的好没有信服过,就像我一样,所有人心底都存在着那点阴暗,想看到刘峰露馅,露出蛛丝马迹……我们潜意识不相信刘峰与众不同与不相信英雄的区别在于,那些英雄离我们太远,从来没有跟我们存在于同一个三维空间,具有同样的物质分子密度,他怎么可能比我们好?还好那么多?。所有的人都享受着刘峰的好,也目睹着的他的一次次荣誉,可就是因为是身边的人,太过优秀而引人嫉妒,这个嫉妒甚至都是自己意识不到的,所以潜意识里渴望看到刘峰落魄,而恰巧那个时代背景,在批斗一个人的时候都要一拥而上以表明自己的立场与高尚。
“谁不会有自我嫌弃自我憎恨的时候?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因为我们的卑琐自私,都是与生俱来,都被共同的人性弱点框定,我们恨,我们无奈,但我们又不得不跟自己和解,放过自己,我们无法惩罚自己,也没有宗教背景和境界想到‘原罪’”。所以我们只能踩踏别人贬低别人来寻求自我安慰,我们太过平庸,所以要靠一个一直高的人低下去来拔高自己,所以“触摸时间”的刘峰下场才如此凄凉,他被批斗被下放的时候回想起自己为大家所做的一切与目前结局的对比时该是多绝望。
对于刘峰的结局是出于这个心理,对于萧惠子又何尝不是?因为是电影编剧的女儿因为像个诗人被当做怪胎,被郝雯淑算计批斗。见不得别人好的人自己未必会过得好,无论郝淑雯林丁丁还是“我”,都不如意,大概历经了沧桑看透了人世的时候才会回过头来反省,回想当年如何如何,可这个时候又有多大意义,发生的都发生了,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再多惋惜心疼都没用。
“吾日三省吾身”真希望我们可以及时对自己的行为反省而不是很久很久以后才后悔的反省,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推己及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还有就是有关善良的,为什么会说“触摸事件”发生在刘峰身上就引起所有人的恶心与批判,除了人性的嫉妒渴望看到他下去之外,还有就是他太善良了!太好说话了!应了那句“人善被人欺”他那么老实那么好所以大家都觉得拿他开刷看他出丑似乎都理所当然还心安理得就像不会得罪人一样。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善良要有个度,毕竟人人都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