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_1000字
《白鹿原》读后感1000字
敢问“鹿”在何方
看完这本书也有几天了,今天稍作梳理,甫一坐下,突然冒出来这句话,感觉也挺有意思。“白鹿”其实是本书一条暗线,它既是对白鹿原白鹿村地名的映照,更是村民心中的一种寄托和向往,精神层面的意义更大。本书以渭河平原几十年的变迁为大背景,展现了关中人民当时的生活情状,出场人物较多,能切的角度也很多,一刷就先记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吧。
作为白鹿村的族长,白嘉轩有着中国传统道德的保守,也有传统仁义的坚持。整本书下来,抛开年轻时为取得那块意义非凡的地之外,后面他不论是处于何种境地下,都能感受到那股子韧劲,就是一看到这个人,你会知道他的底线在哪里。他更像是一本行走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对于长子白孝文和田小娥的处置,还是对于鹿三的仗义,都能感受到那种长年累月深入骨髓的教义。
再说黑娃,长工的孩子,在他的身上,不知为何,我总能读出那种叛逆而不失磊落的感觉。他待土匪头子大拇指、兆鹏都十分义气,行事果决。但从另一方面,白嘉轩对他们家不可谓不好,甚至让女儿认他父亲为“干大”,但他当了土匪后,却让人撞断白嘉轩的腰,因为他从小就觉得白的“腰杆太硬”,这里把他那种无法尽述的人性细细碾磨出来。爱情上也多磨难,田小娥算是他的初恋白月光,哪怕为此进不了祠堂,也甘之如饴。可惜动荡年代,时不由他,最后他历经了种种曲折,却还是被白孝文枪决,他的结局是最可惜的。
书里的每个人都很复杂,如果说白嘉轩的腰杆硬,那么与之对应的鹿子霖的腰杆,就软的一塌糊涂,白鹿两家在原上互相博弈,后来他是白鹿原第一个乡约(官名),使美人计对付白孝文进而对付白嘉轩,立身不正,下场凄凉。鹿三是一个老实本分的长工,但儿媳小娥却是他亲手杀的。白嘉轩也曾年轻过,也干过农协这种热血上头的事……一词一句无法道尽一个人,放到今天依然如此。
其实,对于清末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印象,我还仅仅停留在历史课本,只感觉那是个动荡反复、生活困苦的时代,但是在白鹿原里,不知是否关中离主战场甚远的缘故,反而体会不到多大的硝烟,有的大多还是封建旧制逐渐过渡时的家长里短。每个人都跳不出时代的局限性,但所有人都能有自己的“白鹿”,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从成书时间算,这几乎是一本与我同龄的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将带着那个时代的光芒,继续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闪耀。
2018.12.09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