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10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00字
我以为要讲纱织与史也的爱情,我以为要讲死刑的辩证法,结果讲的是青春。
今年的我已经25岁,更青春相去甚远了。听说不幸福的孩子都渴望长大。很小的时候,我是想要长大的。幼儿园有个让我很讨厌的制度,就是排队回家( 虽然现在一看,是老师们对学生很有责任感 )。我很羡慕旁边小学的孩子,一放学可以撒欢一样的自由的跑回家。我喜欢这种自由。所以盼望着自己赶快长大,赶快去读小学。对于我这样一个健忘的人,这点记忆是最近虐童事件,让我回忆起我的幼儿园时代,搜罗许久,就这点记忆。
纱织和史因为害怕,而埋掉自己孩子的事情。突然让我想到自己的恐惧。小学的时候,有个邻居姐姐。我打烂她的墨水,本来是要去认错的,结果邻居姐姐非常严厉的警告我,让我不许跟她妈妈说,因为她的妈妈一定会原谅我,而且然后不会重新给她买墨水。她让我赔给她,我说我没有钱,她给我出主意,让我攒早饭钱。自此以后的一个星期,我都战战兢兢,每天不敢吃早饭,终于凑齐了一块五。立马就去了这位邻居姐姐屋里,还给了她。她理所当然,的样子,而我如释重负,又觉得很空虚。那么痛苦的一个星期,对她来说好像没什么。我当即做了一个决定,再也不跟她来往。从此,我对父母有个深刻的秘密。对独立,有了深刻的实践。
想来,我害怕的是什么。现在看来,荒唐可笑。一块五,到底算什么。可长大以前。我认为自己一无所有。周围充满了,无形的墙,每一面都好像马上要压过来。如果不小心翼翼,如果不战战兢兢,我就会毁灭,连渣都不剩。
无知吧,也许是无力。也许是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把小事酿成大错。懦弱,幼稚,想当然。被黑暗笼罩。
我一直健忘,只留下了一定要潇洒的目标。然后在往后的日子里莫名其妙的执着。
我现在也算是长大了。在体制内工作。周围的人,有一种品质,如果青春时期的懦弱,又有一点点差别。大家默默无语,大家小心翼翼,大家背后一定会说领导是日龙包。大家从不当面提意见,大家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这是愣头青干的事情。苗头被视而不见,任由发展。人们默默地,静静的忍受,等待着苦难的离开,一如曾经的劳苦大众。
是什么困住了我们?人生终究只是围墙几面。青春的人自以为无力,又充满希望,成年的人自以为聪明,又害怕损失。说白了,终究是舍不得。
不舍能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