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_1000字

2019-08-15 19:41:03 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000字

我们会发现,尽管你在慢慢变好,你还是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会充满着暴力的语言,即使这个人学识很高,收入很高,他还是会这样。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也要和你一样,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说话,而是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在,用豁达的内在不断的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希望你能去理解这一类人群,因为语言暴力的根源,其实源于我们所受的教育。
这么说,你可能会吓一跳。我们的教育会把我们影响成为一个说出语言暴力的人?如何理解呢?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
“现行的教育体系,就是引导人们要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去憎恨自己。这意味着,你必须用语言让他明白自己是多可怕,然后他才会领悟,并且改变他们的行为的错误。
然而,这是错的。因为我们忽视了人的天性使命。
我们人的天性使命应该是善良的,我们的天性使命应该是对彼此的幸福做出努力,而不是努力的去追求谁对所错,”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被教导要进行道德评判,比如我们在小学时候就要去学思想品德,我们会自动的为一些事情分门别类,分类两类,好的和差的,对的和错的。
当这个人不太符合我们的内在评判标准,我们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就会开始为他贴标签:这个人很懒,这个人脑子有问题,这个人我不喜欢他。
而且我们这一辈子所接受到的信息也都是这个逻辑,比如电视和报纸,上面的一些社会事件,都是一些抢劫杀人的报道,我们都认为只要这个人做了坏事,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并非有问题,可以很好的来保护你,但是却培养了我们一个潜意识,这个潜意识就是:
“一旦对方做了不符合我的价值观的事情,我就认为你是有问题的,那我就有资格来为你施加身体上的暴力和语言上的暴力。”
所以,你现在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当你偶尔说出语言暴力的时候,有时候都是条件反射式的,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的。全因为你潜意识里面一些评判标准。
当你开始把关注点放在过去谁对谁错的时候,你便开始评价他,为他贴标签,你有没有发现你内在的情绪也会被影响,从轻微的恼火,到怀疑对方人品,到两个人无法相处。
为什么不把关注点放在我们人善良的天性使命呢?为什么不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呢?
我们我无法改变过去,只能改变现在和未来,为什么不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可以做些什么,让彼此更加幸福一些呢?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豁达一些吧。“豁达”这个词对你而言不会再是一个抽象的词,而可以被定义为——接纳和不评价。

  • 《远见》_读后感_1000字
  • 《乳房健康手册:美国医学院科学防癌完全指南》_精选读
  •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_读后感_1000字
  • 《骆驼祥子》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_读后感_1000字
  •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和平勇士之道(珍藏版)》_读后
  •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三毛典藏全集(共14部)》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_读后感_10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