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1000字

2019-09-03 05:05:23 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取了一个不太讨巧的名字,这个标题以及这本书前几章中充满煽动性的论述很容易将读者引入“基因决定论”的误区,但实际上,这本书讨论的是基因的统计学意义。它给了我们一个解释世界的新工具,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出现人类,为什么人类会有各种各样的天性。

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进化中的稳定策略”这一概念,这与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有非常高的相似之处。并且这个概念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我们可以编写简单的程序来验证这个理论。利用这个概念,本书解释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1、为什么动物会“计划生育”呢?

2、为什么孩子与父母之间既有爱又有矛盾呢?

3、为什么雌性会要求雄性提供“婚房”呢?

4、为什么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订婚期”对雌雄双方都有利呢?

5、蚂蚁也会种植粮食,畜养家畜?

6、为什么群居昆虫中会大量出现不育的个体呢?

7、为什么线粒体会从一个寄生生物变为人类细胞的一部分呢?

⋯⋯

作者提出的meme概念更是完美解释了人类的种种不符合基因要求的行为(比如丁克),尽管作者强调他的目的是“把基因切得更小,而非要重构一个关于人类文化的宏大理论”,但以本书的理论来解释人类文化的种种现想必是很有趣的。

人类的文化meme具有同基因一样“不朽”的特性,他们都具有复制自身的能力,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存在“错误”,而文化meme在继承发扬的过程中也有着不断的增删过程。作者认为,有一条对一切形式的生命普遍适用的法则,即一切生命都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别性生存而进化。人类的文化也正因如此(在每个继承文化并差异化发扬的人手中)得以进化。

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淘汰掉了一些基因,而人类社会也不断得淘汰掉劣质文化;自然选择留下的基因最大的特点是“自私”,而人类社会筛选剩下的文化想必也具有“自私”的本质,这种“自私”是指这种文化更易被人理解接受而且易于传播。例如宗教,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meme,它解释世界的方式更加简单更易于接受,并且无数伟大的音乐家艺术家们丰富了它的内涵,使其不断进化,从而达到“不朽”。

全书最感染我的一段话:

我们不应指望生殖能带来永恒性。但如果你能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如果你有一个精辟的见解或作了一个曲子、发明了一个火花塞、写了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能完整无损地流传下去。即使你的基因在共有的基因库里全部分解后,这些东西仍能长久存在,永不湮灭。

  • 《远见》_读后感_1000字
  • 《乳房健康手册:美国医学院科学防癌完全指南》_精选读
  •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_读后感_1000字
  • 《骆驼祥子》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_读后感_1000字
  •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和平勇士之道(珍藏版)》_读后
  •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三毛典藏全集(共14部)》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_读后感_10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