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_1000字
《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
转自知乎
这一本书无论中间的人物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经历多少场人生的别离重聚,最终变得如同马尔克斯在初期的描述一般“天地间一片永恒的幽暗。”
《百年孤独》里描述的现状是,性格决定命运。未从根本处改变性格,任你重来多少次,该跌倒的还是会跌倒。家境比努力更重要。布恩迪亚家族打下的江山即便失手了还是留了一片福地给子孙后代。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钱财不过几张纸,风吹了就散;爱情不过几句誓言,青睐的人每天都能换;权利荣耀,青春美貌,这些都太易碎易逝了。当余音消散,人去楼空。最终只留下孤寂与死亡相伴。
书中的梅尔基亚德斯很好的诠释了一句话“你懂的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别人只道他性格无常,胡言乱语。但“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书中开头他留下的那封以梵文书写再加密的手稿,已经记载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如同电影《无极》一般。所有人的命运都被书写下来了,任你觉得自己有多么的独一无二,都逃不过命运与时间的冲击。
马尔克斯对人性的解读太过深刻。书中有人曾把爱情,把事业,把家庭当做生活的全部,但最后又轻易的改变。枕边人新鲜不过最初的一阵,事业拼搏到后期遇上瓶颈也就胆怯后退,百年大家最终只靠女性苦苦支撑。人就是这样善变自私又讨厌的生物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成为生活的全部,生活就是它自己本身,是由非常多的元素组成的。一旦其中任何一样比例过高,生活就会失衡。起初我觉得这本书太让人绝望,直到后面我才发现作者是多么的温柔。
可能你也曾想过,生活是不是就这样了?书中的人也想过。可能你觉得生活没那么甜,任何一切事物都是初期甜美,后期变得苦涩。书中的人也是这么经历过来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没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孤独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态,快乐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来回味的。你从迷茫中挣扎着走出来,奋斗一生,发现这世上竟然什么都不值得留恋,竟然什么都留不住。宛如红楼一场梦,梦醒后,人去楼空。
就像幼时的你在抽泣,你脆弱渺小,身子单薄,什么都做不好。你拼命盼着长大,盼着以后的自己勇敢起来。长大以后你的确进步不少,但只要别人的一句话触及了你旧时的噩梦,你仿佛又变成了那个在房间闷头哭泣的小男孩儿。没人理解,没人陪伴。
你绝望的哭喊,“这样的人生太糟糕了。”
马尔克斯温柔的摸摸你的头,告诉你说,“其实我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