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_1000字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000字
圣经》,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词。《圣经》是一本无与伦比的经典。《圣经》,是世界的瑰宝,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和一切行为的规范宪章。《圣经》,是坚定的信仰,是最纯洁最可靠的诚信。殊不见,甚至在国际及许多国家的重大活动场合,都有《圣经》的位置,都由《圣经》的见证。
凡被类比为圣经的,一定是同类的精品,是经典中的经典。
《查令十字街84号》,一本连书名都土土的小书(正文不过10万字的小说),竟然被世界读书界誉为爱书人的《圣经》。
《查令十字街84号》可以归入纪实性小说,真人真事,由当事人、小说女主角海莲-汉芙创作。情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内文”由几十封书信构成,随着爱书的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与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家名“马克斯与科恩”的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包括店员和家人们)的书信来往展开情节。时间经历20年之久,中年的海莲变老了,年长的弗兰克去世了。最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也破产关门了。
在大西洋隔开的纽约和伦敦两地,通过很原始的书信往来,购书,淘书,寄书,礼赠,致谢,到友情,爱意,祝福,无法摆脱的思恋。这一切一切,都由那一封封书信和一本本经过弗兰克等人之手,渡过大西洋送到海莲手上的二手书,极其细腻地表达出来。
现在有些年轻人很少体会书(纸质书)的重要。书的出现,历史最长最重要的介质便是纸张,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就是靠一本一本不同文字的书来传递着延续着发展着。热爱书可以上升为对人们文明程度的衡量,可以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和强大的体现。
现实却很悲催,当下看书已经成为“奢侈”,在学习和娱乐渠道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化费时间去看书,以纸书包括书信做交流的人更是越来越少。这个时候读到《查令十字街84号》(尽管也是电子版),回到海莲和弗兰克二十年书信交流的场景,看着两位懂书、看书、知书、爱书的异性朋友,谈论作品和作家,评价珍本和善本,令人油然感动又羡慕。虽然他们从未谋面,应该也没有爱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彼此最能理解的知己。
查令十字街地处伦敦,真实存在着,有着诸多书店,类似我们的文化街。书名有象征性意义,十字类比十字架,是信仰和献身的最高形式。据说,今天的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一家超市,只是门口镶嵌着一块铜牌,说明它曾是“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全世界读书爱书人的精神地标。
《查令十字街84号》最后一名话,海莲嘱咐她的朋友: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