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_10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
打开它,慢慢读,开始读着史老的故事,读着关于他的残疾、他的童年、他的故乡和他的人生。被他所述的文字所感染着,也慢慢懂得了这本书的重要性(于我而言)。曾经,我高兴地买了这本书的实体版,当时听人说它很好,也很激励人。然后我把它送了人,送给了那令我高兴的人,还煞有其事地想了好几条美句,郑重其事地写在干净的白色卡纸上,夹在书中。然而,这故事到底没了后来,我没有等来回复,等来对方的评语,到如今联系也全断。这是悲剧吗?不,这是秋天。就如史老书中写道:
“这个爱情故事,好像是个悲剧?”
“你说的是婚姻,爱情没有悲剧。”
对爱者而言,爱情怎么会是悲剧?对春天而言,秋天是它的悲剧吗?
“结尾是什么?”
“等待。”
“之后呢?”
“没有之后。”
“或者说,等待的结果呢?”
“等待就是结果。”
“那,不是悲剧吗?”
“不,是秋天。”
一年四季的变迁,故事也许会有结局,但是更多的也只是把它当作生命中的一部分。也许它终究要在此刻老去,但是在新的春天到来之际,一切都会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史老在书中也谈到了《写作的零度》,对于他而言,“零度”很重要。我以为是一种类似于“初心”,又或者说是“安定、平静、坦然”之意,不去过分追求什么,只为保持一颗冰清之心。就像他说他总是急急忙忙摇着轮椅进地坛,但是一进去之后,内心就平静了下来,一切嘈杂都与他无关。地坛,应当也算是他的一片心灵净土了吧……
史老在书中写着他的故事,我看到的更多是他的故乡、他的童年,无论谈到谁――八子、小恒也好,庄子也罢,都带着童年和故乡的影子。我想,他终是怀念他的故乡,他的母亲和亲人,虽然文中并没有写到太多关于他的亲人的事情,可以看出,他深深地眷恋着他们。也像他说的那样――不去写出故事,就这样收藏着吧……
从21岁开始,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也是我现在的年纪),在轮椅上有33个年头,经历过3次同死神角逐的大手术。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都没有什么活的念头了――活着,还能做什么呢?在这个时候,应该也是写作拯救了史铁生吧。有了活下去的念头,有了人生的意义。地坛也赋予了他一片安静的地域,让他能够有机会好好思索他的路。也就为什么写作和地坛,对于他来说都那么重要。
他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