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第3版)》读后感_1000字
《兄弟(第3版)》读后感1000字
初读余华是通过《活着》一书,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对生的渴盼,在余华的笔下掷地有声,触动着人们的内心,所以我一路追随,一路奔跑。
同样《兄弟》一书,李兰(母亲)和宋凡平(父亲)的刻骨铭心之爱,李光头和宋钢的兄弟手足之情,两个家庭的四个人在爱中结为一家人。简单,纯粹,他们的关系就像是蔚蓝的天空,明亮干净,像是夜空中的皓月,清澈皎洁,像是远方的风,在灰暗的年代里依然温和清爽。
很喜欢书中的父亲宋凡平,这是一个信守承诺的男人,是一个用自己的正能量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让他们在灰色年代里仍保持童心,快乐成长的父亲,他是天,用无线宽大的爱包围着一家人的顶梁柱。才华被打击还有力量,力量被打击还有高大身材,身体被击垮还有温柔言辞,言辞被击垮还有笑容。他至死都在维护跟李兰的约定,即使被红卫兵活活打死,他的目光仍然触碰着妻子归来的方向。
我哭了,我看到了宋凡平的追逐,听到了李兰的呐喊,感受到了李光头和宋钢的撕心裂肺的痛。心疼他,可惜他,文革动荡让太多有骨血的人丧命黄泉。说是统治者的权威也好,说是社会的退步也罢,总之逝去的人已化作一缕清风,一丝尘土,惟愿逝者安息。
李光头一个吊儿郎当满嘴粗话的臭小子,却一身正义,真诚实足,用自己的智慧缔造了刘镇的GDP,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营造了丰裕的经济生活。宋钢,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写的一手好字,遗憾的是没能将读书写字继续延成下去,可他却收获了一生的挚爱。林红对他的死心塌地,他对林红的义无反顾,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生活虽清贫,但也过的安心舒适。
《兄弟》的前半部分,写尽了沧桑,道尽了苦楚,但是因为简单,纯粹,真诚,用心,而深得人心。有些东西、有些命运,或许我们改变不了,但仍要坚持初衷,因为那是心底最清亮的地方。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你可以信命,但请不要认命。
后半部分笔触太丰富,让我眼花缭乱的看到了这个日渐兴盛的时代,有人欢喜有人忧,的确,钱是个好东西。可是就是因为这个好东西,越来越多的人丢失了自己的信仰,迷失了方向。太复杂的世界我们掌控不住,太复杂的人生我们驾驭不了,任你怎样叱咤风云,你的心里终有一个软肋。
兄弟终究是兄弟,就是天翻地覆慨尔康了,就是生离死别了,这种关系仍然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