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读后感_1000字
《黄金时代》读后感1000字
初读王小波是在好几年前了,准确的说只是读过他的一篇文章,关于翻译文学的,王小波大力推崇王道乾先生翻译的《情人》,并且认为自己师承于此。(大概是这样吧,记不清了)好的翻译家不仅要熟悉外文,并且要有极高的中文修养,这样才能翻译好,能把作者的意思更好地传达给读者。提起王小波,我想到的是宋初造反的那位,一直不知道作为文学家的王小波,可真是孤陋。后来终于在网络上看到许多人在谈王小波,大家对之十分推崇,因而产生了兴趣,想读一读,看看思想是如何的开放与自由。我读的第一本他的书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杂文集,一些序跋,一些书评,等等。很有趣的一本书,很幽默,特别是各种比喻各种讽刺,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可惜微信读书中貌似并没有这个书,不过其中许多篇目能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找到。也就是这本书,王小波给我深刻印象,于是我忍不住想继续读下去。[捂脸]美好的东西第一次接触时便觉得妙不可言,再加接触时便少了许多滋味,也许是因为我并不喜欢王小波吧,觉得《黄金时代》并没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精彩。《黄金时代》是几篇中篇小说的合集,贯穿其中的王二,并不都是同个人。书中不少赤裸裸的性交、情欲的描写,也有许多文革旧事,毫不避讳,为什么它曾经成为禁书呢,我就不知道了[奸笑]。大概是怕孩子们受影响学坏了吧,它“缺少一个积极的主题”,反正大家都觉得国人不容易学好,却很容易被教坏,[捂脸]顺势而为比较容易成功,人就是这样吗?在我看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王小波只是在反抗!王小波经历过的文革,是压抑荒唐的年代,王二只是以人类最本质的情欲来反抗那个时代,所谓的特立独行,只是为了把自我体现出来。许多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王小波看似在胡说八道,说的却是一本正经的事。从这部小说中我其实还是读了很多的,嬉笑自嘲中传达出的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这是一种鼓励,怪不得这么多人喜欢读王小波。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辈庸俗世人不能像王二那般自在,不必顾虑他人目光,他人即地狱啊!也许这么多人喜欢王小波,从另一方面讲就是这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自由自在,于是在书中汲取这精神力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我看,诗和远方那就是自由,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愿多读点书吧,打开心中的枷锁,获得更多的自由。[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