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_1000字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1000字
前不久看了张宏杰先生的采访视频,然后又挖了他的身世。这个从银行小职员一步一步登上百家讲堂又成为历史学者的人让我非常好奇,他写历史源于之前对于历史的讨厌,因为教科书的历史总给人一种刻板教条的印象,所以他要在历史面前讲人话讲真事儿。而我呢想知道他重新呈现的历史,也更想知道这个呈现历史的人是以怎样的姿态来呈现的……
张宏杰先生可能也是写曾国藩最多的人,好像已经出到第七本书了,专门是讲曾国藩的。
能以文字的形式来客观展现历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史料不能有误,常识不能出错,逻辑不能有错,评价不能偏颇,得有纵向和横向的扎实的知识储备才能支撑起来,所以写这本书作者确实是做了大量阅读的工作,其中每个故事点细节甚至对话都标明了具体出处,实属不易!另外还有一个感触,那就是每一个作者都是拿着放大镜挑错的人!并且他们以能挑出“错”来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好像这足以表明他比作者更才高一等。
其次作者用笔大胆,用词精准,不套路,不恭维,实事求是褒就是褒贬就是贬,对于不堪的地方他一点不遮掩,所以可读性很强,是一本好书!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不是几个标签就能代表的了的。这本书里乾隆确实被写出了许多许多复杂的面。作为一个普通领导人的话他是成功的,但是作为国家这艘大帆船的总舵手,航向错了以至于埋下了后来历史悲剧的伏笔。
一个人手腕太强总会导致两个极端结果,好的方面就是浮华的乾隆盛世,不好的方面是看不见的文化截流和全民骨气的丢失、奴性的滋生。而这不好的方面足以让华夏文明倒退多少年!所以该如何评价呢?还是引用书里的一段话吧!如下:
乾隆皇帝拥有多重角色。他既是卓越的政治家,高明的军事家,又是资深收藏家,涉猎广泛的学者,同时还是作品最多水平不高的诗人,平庸却自负的书法家,伟大的旅行家,出色的射手和猎人。他的真实形象,与野史传说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他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文字狱,甚至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他早年富于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