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读后感_1000字
《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很费劲地看完、只能是当做看完,而不是读完这本科普著作,因为读与看是有本质区别的。除了一个用嘴,一个用眼外,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与书的内容是否有互动。读书更强调思考,理解和记忆,看书就是一个扫描文字和词句的动作过程而已。要不,求学过程中,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训斥为何更多的是“读书去”,而不是“看书去”?周总理为何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看书”?
为何只是看,而不能读这本书?因为虽然它只是一本科普作品,可对于我这个愚笨的人来说,纵然每个文字都认识,但也只能仅此而已。它的文字背后说明的理论和观点、学说等,于我而言,就像是天书,绝大多数难以理解,也就没法思考和共鸣,当然只能看看罢了。
虽然很多内容没法理解,但作者确让我映像深刻。霍金先生已然作古,他的智慧确长留世间。我常在想,上帝啊,为何不多造一些像作者那样的,能洞悉宇宙奥妙的人类呢?打地球上有生命以来,这个星球上已去世的和目前仍活着的人类大概也有八九十亿之多了,才出了一个像作者那样的天才,概率太低了。如果多几个,恐怕人类离解开宇宙的起源,洞察我们将向何处去,已为期不远了。可惜,上帝太吝啬了。
会否有一种可能,传说中的上帝就是人类本身,人类终究解开宇宙奥妙的那一刻,就可以创造这个宇宙,人类就与上帝融为了一体。如果真的是这样,人类的思想或者思维能力,就是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它就可以突破相对论关于宇宙间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任何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的结论。当思想超过光速运行,它就可以回到过去,回到宇宙起源时的基点,从而创造出个人的宇宙。这种推论似乎又有点悬,因为它意味着每个人所处的宇宙是不同的,即使这两个人近在咫尺。这又将是一个多么错乱,颠覆三观的现象啊!
反过来,如果上帝就是上帝,人类就是人类,这个宇宙是由上帝创造的,人类永远只能去探索宇宙,那宇宙于人类而言,将永远是个谜,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它的起源和终点,这真是一个悲哀。那样的话,纵有再多的霍金,人类也只能是徒劳。
不管怎样,这边书还是蛮有意思的。至少,在人类有限的眼界范围内,书中的观点还是揭示了宇宙的局部真相。对于学生和勇于探究的人士而言,需要启迪思考,把自身放在宏大的宇宙和时间历史中时,这本书无疑弥足珍贵。
感谢霍金带上我们与他一起沿着时间,探索本源,洞察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