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_4500字

2019-09-06 18:01:10 读后感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4500字

A-te:NNT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后文简称NNT)的书评,但由于这货的知识结构太复杂,很多的思想也不仅仅停留在“书面意思”当中,总结起来很吃力,毕竟文字只不过是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思想本身,借用NNT的话说就是“你不能通过神的行为去解读神的思想”,而且评论一个作者的前提是你是否真正理解他到底说了什么,否则你很有可能按照你自己的思维定式去臆断他的观点,而这对作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必须承认,NNT是当代思想家中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作者之一,起初我也不清楚是什么让他的书对我产生如此吸引力。可能是因为他学术 交易员的双重身份(流氓会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可能是他那令人解气的揭露骗局的“骂人”方式(对经济学、学术界、政客、华尔街的严厉抨击),也可能是由于他的观点激活了我内心深处的底层思想(使我对原来思考过的问题可以有勇气更深入的思考下去),亦或是因为NNT本身就是我一直想要努力成为的那种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你的一生”—克里斯托弗.莫利)

后来在读《社会性动物》时我找到了合理的解释,阿伦森把说服分为服从、认同、内化,可能是因为我过度认同这种思想从而想把这种思想彻底内化,而且无论NNT在中心路径说服(逻辑、证据、客观事实)还是在边缘路径说服(扯淡、抨击、讽刺脆弱推手)都让我无法拒绝,所以我被他“洗脑”了,如果从这种“洗脑”中获得价值,这就是一种教育,反之就只能算做一种营销宣传,当然在这个问题上那就见仁见智了。

《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反脆弱》出版社号称的“随机三部曲”是他的思想篇,另外英文版的《Dynamic hedging》(动态对冲避险)和《The volatility surface》(波动曲面)主要讲的是专业金融交易,还有《skin in the game》据说为了写这本书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不会感到良心不安,NNT居然去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汉谟拉比法典》所用的闪米特语言,正如NNT所说“我根据的原则是避免讨论我没有亲身经历的的事,或不是我独立发展出来的东西,以及我还没有吸收消化完全,没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写出来的东西”以免书籍看起来像在图书馆抄来的,这种态度本身就足以让我尊重,再看看现在有多少书籍本质就是“抄来的”而且抄的毫无底线,拿着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底子来包装“互联网思维”的面子,“我去年买了个登山包,挺忙的!”

“随机三部曲”的核心就是在讲一件事,用生成性哲学去论证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预测的随机世界中,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随机漫步的傻瓜》

无法评估的运气:成功的时候运气看起来像技能,巧合看起来像因果。人类天性中的自视过高的倾向经常让我们忽略这一点,现代企业的Kpi考核这种单凭结果为依据的格式化管理会忽视很多重要的构成结果的关键因素,从而变得缺少客观审视决策质量的进化式学习和忽视不稳定因素的重大缺陷,当然你可以反驳我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命运女神可以轻易给你的东西她也可以轻易的拿走,而且往往出乎你的意料。决策的正确性无法通过结果来评判,好的决策是在当时所处时间点根据所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做出的最佳决策,而此时未来还没有发生,正确的决策不一定取得完美的结果,因为但从偶然性来讲就有可能引发任何结果,如果一颗行星撞击地球而你选择在空中,先避开地震,再避开海啸,虽然最后你可能仍然逃离不了物种被灭亡的命运,但毫无疑问那也可能是你能做的最好的决策。

退潮后谁在裸泳:如果一件事物失败的概率过于惨重,那么它成功的概率有多高都无关紧要。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才具有坚韧性和稳定性,你没有那么快上位同样也没有那么快垮台,评估一件事物的时候要通过期望收益,而不是“幸存者偏差”的光荣事迹,如果一个生意你成功的概率是90%,每次成功获得10元,失败的可能性是10%,失败一次损失1000元,随着重复的次数增多,大数法则就会起作用,这个生意的实际收益就会向其理论收益靠拢,结果是-910元,那么这还是个好生意吗?巴菲特在评价LTCM的时候比喻更加精彩“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有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里面只有一发子弹,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对着自己脑袋来一枪?告诉你,给多少钱我都不干。但因为脑子不清楚,总有人去干这种蠢事。”斯科尔斯原来把LTCM比喻为吸尘器吸灰,看上去不多但吸着吸着就一大桶,后来出事后有个基金经理评价到“这特么哪是吸尘器吸灰啊,这不分明就是在压路机前捡硬币还睡的像个婴儿似的嘛!”

未然历史:关于历史的想象实验。如果当年马云在创业初期没有遇到蔡崇信从而帮他搞定高盛的投资进而进入软银的视野的话,那么今天书店里所有关于阿里巴巴和马云的畅销书将不复存在,人类对结果的“基本归于错觉”已经无可救药,似乎任何事物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和因果律都是无法接受的,当然我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本身也是“叙述谬误”的错误,我想说的就是想象一下如果在整个故事中去掉蔡崇信这个变量或者其他干扰因素的话,描写马云如何如何,阿里如何如何这类书的逻辑还存在吗?又或者当年腾讯想把QQ卖100万,然后被网易和运营商买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会如何发展? 再想想如果怀你的那个夜晚,你的父母突然想采取体外射精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所以别再抱怨自己如何如何不幸了,因为从生物学本质上来讲我们都是“偶然”的也都是幸运的,有些“人”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只是因为你取代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宇宙不会围绕着你转,地球也不是什么优等星球,上辈子你也没拯救过银河系,你也不是什么精心策划的生命,你没什么特别的,你只是生物学的一个“偶然”,但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才使得你弥足珍贵,所以你更应该要学会珍惜自己。

最佳解释推理(IBE):信号与噪音。皮尔士说过:“事实不能用比事实本身更诡异的假设来解释,在众多的假设中,最平淡无奇的一种将会被采纳。”这也是奥卡姆剃刀所说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你问世界上最愚蠢的男人,二加三等于几,他说等于七;如果你问世界上最聪明的女人,二加三等于几,她会说等于五根蜡烛。毫无疑问,蜡烛就是那个噪音,金融市场的涨跌背后唯一的原因就是多空的市场动力,而这种动力来自于市场中人们的预期和情绪,情绪和预期来自于对信息的解读,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和对信息解读的多样性决定了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噪音,而且从大脑的运作机制不适合多线程处理任务来讲,过多的关注会让你丧失焦点从而迷失方向,就像那句老话讲的如果你有一块手表你永远都知道现在是几点,而如果你有两块手表的时候你反而不确定了!

蒙特卡罗发生器与遍历性:事物都会向其长期性质靠拢。在一个正方形白纸上画个内切圆,作为靶子,朝这副图胡乱开几百枪。拿圆圈内的弹孔数除以圆圈内外所有的弹孔数,所得出比率基本接近π的倍数。混沌中看似的无序会慢慢演化成一种更高层次的秩序,班纳德对流胞、曼德布罗特分型、科赫雪花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种秩序,长期的样本路径是各个短期样本路径的平均值取和,借用格雷厄姆的名言就是“短期来看市场是个投票器,长期来看市场是个称重机”,如果你没有能力,即使通过运气成功了(短期样本路径),但从长期来看你注定失败,狼是吃肉的,狗是吃屎的,每件事物都会向其长期性靠拢,仅凭运气你是不会笑到最后的。这也是价值投资背后的逻辑,只有时间才是优质股票的朋友,长期的样本路径才可以使公司的内在价值在市场价格中出现“显性”特征。应用到生活中就是如果你足够聪明,也足够勤奋,而短期的失败让你感到沮丧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尝试使得你的样本路径延长,你的努力才会产生结果,而如果你够“作”的话,从长远看你一定会“死”的!

不对称性:线性与非线性。初始输入的微小差别会造成输出结果的巨大差异,这就是“蝴蝶效应”,生活中这种例子数不胜数,两个企业相互竞争,产品只是比竞争对手好一点点就会获得对手几倍的用户。你和领导的关系只是比你的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好一点点,结果你获得了提升,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竞技体育你只比对手快一点点或者多进一个球,结果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努力做到极致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那一点点。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逻辑,投资(输入端)是线性的,回报(输出端)是非线性的,风险是可控的,最大风险就是投资总额,而收益充满无限可能,1000个项目只要押对一个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亚马逊就比去拉斯维加斯玩轮盘赌划算,关键部分过程还是可以“操控”的,乌鸦是会便凤凰的,垃圾也会被炒上天的,从概率上讲,“接盘侠”是存在的。

承认自己的无知:谁是智者谁是傻B。2000年前德尔斐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所领悟到的就是“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很难得到的,或许根本是不可能获得的。真正的知识很容易被误解或者反事实,最重要的是,它从不可能被精确地获得。对那些通过观察获取的东西,我们总会抱有一些怀疑。前些天看电影《大空头》,有两个片段触动了我,一个是布瑞博士和基金投资人解释做空次债的时候镜头分别切换了他的家人照片、人生格言、分析数据以及他的书架的《国富论》另一面是华尔街纸醉金迷的夜生活,这种镜头语言的表现手法确实能让人引发联想,另一个片段就是马克小时候老师对他母亲说马克认真学习《塔木德》是为了找到真主话语中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怀疑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当你用逻辑和证据进行批判性思考发现大多数人是错误的时候,这种感觉不会让你感到良好。相反,你会遭到指责、漫骂、讽刺和嘲笑,而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理性决定我们不太可能不受到别人观点和态度的影响,你会愤怒、沮丧、压抑,你要么证明自己是对的,要么承认自己的错的,否则这种认知失调最后会让你抑郁。自作聪明的人本质上都是SB,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了解身为人类的自身缺陷并且使用一些小技巧来抵御这些缺陷的人,利用自身的生物性去抵御这种生物性缺陷,不让情绪成为行动的理由,敢于运用理性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冷眼旁观这个世界而不需要别人的认可才是真正的自信,你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主人!人类是不完美的,所以犯错是必然的,这没有什么可耻的,但是你的心理系统却无法客观的察觉到这一点,破除路径依赖和一致性心理,不死守固有的旧观念,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去拷问自己固有的认知,你的认知才会升级,才会更好的认知世界,从而形成认知结构与认识世界“双向建构”的正反馈循环,从而完成自我“进化”。

结语:命运与运命。有些人读懂了财富,却没有读懂尊严。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而是当你不想的时候你可以随时选择不干。最后用书中的两句话结尾:斯多葛哲学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强调尊严和个人的美感,而这是我们基因中的一部分。下次碰到厄运时,不妨开始强调个人举止的优雅。你应该表现出不管在什么状况下,都“知道如何生存”。命运女神唯一不能控制的东西,是你的行为。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