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荡子

2022-07-08 07:21:41 百科资料

荡子,汉语词语,拼音是dàng zi,意思是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浪荡子。

  • 中文名称 荡子
  • 拼音 dàng zi
  • 注音 ㄉㄤˋ ㄗㄧˇ
  • 出处 《文选·古诗》

出处

  《文选·古诗》:"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李善注:"《列子》曰:有人去乡土游於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元·本高明《琵琶记·赵五娘忆夫》:"君身岂荡子,妾非荡子妇。"

  严复《出都留别林纾》诗:"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妾章氏,小字阿端,误适荡子,刚愎不仁,横加折辱。"

  清·周在浚《行述》:"女,吴兴人,北里朱某计购之渡江,逼与荡子夜合,女弗从。"

  巴金《沉默集·丹东的悲哀》:"他说那些喝酒赌钱吃得饱饱贪图淫乐的荡子,是共和国的大敌。"

解释

  1. 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2. 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3.荡子,在湖北武汉话中也代表陆地上的坑的意思,经常有用法,掉到荡子里面克鸟,常用于比喻被坑了或者受骗的意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