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_7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700字
如果有过跟农村人、农村人群长期交道的经历,也有着城镇社会的生活经历,对小城市生活有很多经验,再来看这一本书,你就会对此有很多理解。“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合。
这本书提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很多特点,只要你具备足够的上述经历,你会发现很多其实并不过时。因为一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长的渊源,社会形态中的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会延续下来并且不会改变。虽然可能你认为现在城镇化程度高了,中国社会没那么“乡土”了。但是,城镇化,只是一个把一个乡土社会在外表上变得城市了,而那些社会特点,依然被延续了不少。
正如而今你依旧可以感受到官本位思想的一些表现,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传承。
读到“文字下乡”的时候,我对本书的共鸣就开始深刻了,因为我长在小城镇,有很多农村亲人,读完书再回过去想乡土生活,的确语言对他们更重要,而文字更像是一种多余的东西。如今依然如此,如果你决定放羊赚钱娶媳妇儿生娃放羊赚钱娶媳妇儿……的循环,那文字的意义的确是没那么大的。
再多读一读什么社会中“私”的概念,想想中国这个关系社会与法治程度,不是离开了农村就没这特点了;
读一读长老统治,想一想现在一个老资历依然可以具有的话语权,这也不是只在旧时的大家族和农村家庭中具有的特点。
有很多东西你依然能够在社会在发现它的影子,因为一个社会本来就是在不断延续它的特点的。
个人觉得本书可以多读,之前大概就看过纸质的书,看了一些部分,理解不是很多在书中的社会,经历一段社会后现在再来读这本书,又有不同的感觉。书不但没有过时,反倒能够帮助理解乡土社会以外的很多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