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_读后感_500字
2020-01-12 23:28:31 读后感
《乡土中国》_读后感500字
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中国文化及体制
这本1948年出版的书籍,今天读来不仅毫无时代隔阂,相反,处处契洽,时时惊叹,分析精妙深刻,解开不少疑团。
简而言之,作者描述的乡土中国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农耕生活――封闭自足――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偏重私德――伦理生活――礼俗社会――教化权力――血缘地缘――强化封闭。了解了这一过程,我们熟悉的社会生活的各种样态便都可以找到合理性和必然性。
儒家思想之所以是乡土社会长期提倡的主导思想,与儒家思想契合与维护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有关。
差序格局是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个人为中心,以血缘和其它亲密关系为波纹的一个个波心圆,是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在这个圈子中,一切行动与价值指向都是以波心为中心的自我中心。联想下我们的家庭、单位、团体中,是否符合这样的差序模式?那么现代化的公司呢?
当下,虽然家族共同体在不断弱化,乡村也已经发生了巨变,但乡土社会的基本模式仍然是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乡土社会的思维路径依旧一脉相承地根植于国人的内心。
当下国人提倡国学,提倡恢复传统,也就可以理解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