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被霸凌?》读后感_1000字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揭示了一个个血淋淋的真相。有被霸凌者,也有施暴者,也有围观者,他们讲述的一段段心路历程,着实让人心痛与震惊。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熊孩子,而成就熊孩子的,往往还有一个两个或者是一堆熊家长,孩子的种种恶毒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玩笑”,真是这种不明事理,一次次推波助澜,摧残身心,毁了其他家庭,而施暴者却甚少受到处罚。他们中很多人根本达不到刑法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所以,施暴者总是轻易躲开法网,逼得一些受害家长只能手刃凶手,两个家庭都会破裂,回想起韩国片《妈妈不哭》,女儿被学校坏学生轮奸,并将过程录制下来,以此威胁,而女生好朋友全程目睹,但是由于害怕被报复一直不肯发声求救,由于施暴者年纪小,法律无法让凶手们受到惩罚,失去女儿的母亲亲手复仇,最后也断送自己性命。由于国内犯罪低龄化以及各种各样的霸凌现象猖獗,加上孩子们生理心理的早熟,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但是这对霸凌现象来说的确起到一定的惩治作用,但是无法很好的遏制。更重要的是,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现在许多学校老师觉得霸凌只是孩子们开大的玩笑,许多孩子受欺负后,由于同家人关系不亲密,或者担心自己说被霸凌后,家长会怪罪自己,不敢说出口,并不敢反抗,导致霸凌越来越严重。
还有一种情况,被霸凌的受害者,往往为了自保,会变成霸凌者,帮助之前的霸凌者去霸凌他人,甚至手段,语言更加的残忍刻薄,就这样受害者变成加害者,而剩下的受害者为了不被霸凌,不得不加入霸凌队伍,导致那些“领头人”气焰嚣张,成为学校,班级的一个个小小毒瘤。
我们总会说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把侧重点放到了“最后”上,其实这是一个群体性事件,在群体中,在某些事件环境的刺激下,个性被泯灭,群体中的共性被无限放大,人人都成为一个“勇者”,将道德真相弱化到最小。不想去评论到底是谁是错,只是一个恶作剧,一个小谎言,在一群人中诞生,或许刚开始没有想达到某种危害结果,而她们所使用的某个借口,玩笑成为大众敏感点时,人人都争相出来伸张正义,无人知道是真是假,盲目支持,在群体的簇拥中,激情昂扬,一个个都变成卫道士,只是真相似乎永远被掩埋,也似乎无人关注真相。
“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或许,我们也做过某一片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