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_700字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700字
七张面孔,明朝具有代表性的七个人物,朱元璋、朱棣、魏忠贤、海瑞、吴三桂、郑成功和张献忠,由不同侧面讲述大明历史。
朱元璋的篇幅占到全书三分之一,从草根到皇帝,小时候经历的苦难不免让人生出恻隐之心,坐上皇位之后却杀戮成性、心狠残暴,作者认为朱元璋是流氓化了的农民。在位期间集权制度全民思想个性上受到的禁锢压制就不说了,严刑峻法,惩贪力度十分巨大,然而朱元璋期望的纯而又纯的社会最终也没有出现。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在世时,贪污腐化现象得到了一时的抑制,却积蓄了巨大的反弹能量。在他死后,腐败又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愈演愈烈。大明最终以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王朝之一被列入历史。
明末郑成功有一半是日本血统,七岁前和母亲生活在日本。回国后很快成长为一名文武兼备的青年才俊,颇得赏识。父亲是海商+海盗出身,郑成功的阳刚、忠义、武勇,主要是基于他血液中的“海盗基因”。朱明王朝的专制权力没有扩展到海上,在这个帝国内,离开了海岸线就等于逃离了那个腐蚀性的体制。郑成功部队军费完全来源于海洋贸易和海盗收入,郑氏海商集团代表的是民间力量,其令人惊恐的战斗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海盗遗风,一是郑成功的个人风格。终其一生,郑成功“明知不可而为之”,在令人沮丧的明末历史留下了英雄主义的一章。
其他篇章也很精彩,尤其海瑞和吴三桂。作者娓娓道来,行文生动多彩,引用大量史料,在他的笔下历史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并且对历史事件、人性和文化机制进行了深度剖析,具有独到见解,同时又写得好看有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也让人从历史中读出现实,温故而知新,也是读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