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_精选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是塔拉的自传,她的经历真的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但又从我们的生活中看到了很多类似缩影。
在她的经历中,看到了很多原生家庭给我们影响的显化,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塔拉的父母在用他们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在送她去剑桥的机场,她父亲的脸上,充满着爱意,失落,恐惧,他的一句“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看到这儿鼻子忽然一酸,塔拉的爸爸活在自己宇宙里,但对孩子的爱是自然之人性,是无法磨灭的,不经的想起曾经熟悉的情景,回家短暂的看爸爸,执意让我带着家里苹果,反复的说着家里的苹果好吃,他在用他的方式表达着对孩子的爱。
这种爱是人性最本能的条件反射,就如我们总觉得自家的孩子是最可爱的,不同的父母给于爱的方式不同,但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可能容易忽略了,父母对孩子的爱首先是无条件的,其次是尊重孩子,他们自出生后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在这两个前提下,其他就是方式方法的事儿啦!想想看你有没有给孩子说过“你要是怎样怎样,我就不爱你了”,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一句话,在孩子眼里却有十足杀伤力,可能作为父母的我们认为我只是吓唬下他的,这句情景想起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
另一个感触是关于教育对我们的改变,教育确实会拓宽我们思想的边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接纳度,不断地刷新我们的认知,这点在身边优秀的小伙伴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思想的包容度特别高。
最近在开心果身上也发现这点,今天他问我坦克能否飞上天,我说从它的作用来讲是不能的,他说“妈妈你说错了吧,奶奶之前说是可以的”,能感受他有点混乱了,怎么你们说的不一样,后来我说要不咱俩查一查坦克的知识看看吧,从结构功能上分析下看有没有飞上天的可能性吧,他似懂非懂。孩子在不断地怀疑冲突提升他的认知,本身很多事情就没有明确的对与错,或是标准答案,我们的标准答案都是建立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的,那没有了这些假设条件是不是会有不同的结果,记得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学的化学的知识也是充满矛盾的,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条件由多到少的一个过程,更是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过程。这也是知识带”给塔拉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