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_精选读后感1000字
这次不一样吗?
- 读史明智,以史为鉴。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通过读八百年金融危机史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如下观点:
历史告诉我们,要想彻底避免银行和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用金德尔伯格的话说就是:
“金融危机:一个永恒的现象”
用马克吐温的话就是: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金融危机从未走远,它还会回来。
本书将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的归结为两个字:
人性!
这个解释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正如作者所言:
为何危机一再发生?作者归结到人的本性。人们总是过于乐观,认为错误不容易再犯,一旦历史重演,就去寻找新的借口。然而,人的贪婪与破坏性的原动力总会在一个时期后突破理性的控制,能量在破坏性地释放之后,才会回归于相对的宁静与繁荣。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人性贪婪,资本逐利
纵观人类金融发展的历史,千百年来
技术在变,人的身高在变,时尚也在变。但政府和投资者自我欺骗(助推周期性繁荣,通常最终以危机收场)的能力并没有变。
- 正如暴风雨来临的前夜通常是宁静的
- 每次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总是一片繁荣
但是作者深入研究过去800年危机的数据和细节,得出这样的结论:
最常谈到和最昂贵的投资建议就是:
“这次不一样”!
这次不一样”综合征的本质很简单,它源自人们心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信条,即认为金融危机是一件在别的时间、别的国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而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这是因为我们做得比别人好,比别人更聪明,同时我们也从历史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于是我们宣称旧的估值规律已经过时。与以往历次经济繁荣之后就发生灾难性崩盘的情况不同,现在的繁荣是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结构性调整、技术创新和适当政策的基础上。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
所有结论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的基础之上。
这样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更能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本书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大跨度、系统性、定量化的视角。
可能对于一些金融基础常识不多的读者来说,本文可能略显生涩和枯燥,但这不妨碍一本经典的分析和介绍金融危机史的书籍,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每个图表都附有数据来源,书后面有大量附录和参考文献,介绍历史不能光靠文字,需要有史实和数据的支持,不然就是空说无凭,空中楼阁!
尽管历史从来不能提供完美的指引,但它却是人们探索世界和认识自我不可或缺的一面镜子!
希望每个喜欢读书的读者都能有
一点收获,一点感悟,一点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