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2020-01-29 16:20:17 读后感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_精选读后感1000字

在日本出行期间读完这本书。
是一本很能帮助形成一定认知的书。因为作者采取的对比手法,什么是日本的短板、什么又是中国的短板。
就如有这样一个说法,如何认识一个人,光看这个人不完整,有时从身边的人去认识他会更贴近。认识一个国家也可以同理,两个地理位置上最近的国家,然而很多观念行为其实南辕北辙。作者选择出几个最关键的代表词。作为一个日本人,在中国有不短的工作经历。他眼中的两国对比,不一定是结论,自然也谈不上对错,更多的是,告诉你现象。站在日本人角度看中国,又站在有中国生活体验的角度上回看日本。
几个关键词总结的都很有代表性,站在作者的角度,中国缺乏服务意识、团结精神、细腻的技术;日本缺乏责任感、年轻力量、广阔的视野。
最颠覆的一个认知是,这位日本作者说日本缺乏责任感。按照通常理解,一个服务意识那么强的地方,会缺乏责任感?当看到具体的内容,也便理解了,换一个词来表述可能更贴近作者的意思—担当。一个十分强调团体的群体,一方面是好的、团队高度一致,但一方面无人敢于站出来说,这个决定是我做的。这便是事物的两面性。
看到最后,作者的结论已不是那么重要。更有意义的是,作者如何来解读一些现象。很多时候,表面现象的背后,可能是一个综合体变量,历史事件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现象变化。我们跟着作者,从现象入手,听他讲背后的故事,可能的变量。会发现对这个想认识的对象多了很多更具像的思考。
譬如在出行期间看到了东京的现代便捷,也在书中读到了这个城市老龄化严重;行程中也感受到他们的服务把客户导向落到了每一个细枝末节,也在书里读到:他们的终身雇佣制,他们的服务意识已形成“下意识”。在日本的点滴让人感受到这个发达国家的平均生活品质,而在书里,也看到,这一代的日本年轻人背负的压力让他们不会去想买房买车。这些高生活品质更多是在真正拥有资本的老一辈人手里。
我会把这本书更多当作历史书来读,识古观今,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但从当前现象追溯如何一路走来的脉络,这是作者的逻辑。也是我觉得读完受益匪浅的地方。读历史类书还有个特点,不需要下结论,而是去不断加深认知。这本书于我来说便在于此,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从几个侧面, 一点点剖析脉络,不构成完整的认识,但是认知的开始。
2019.12.29

  • 《远见》_读后感_1000字
  • 《乳房健康手册:美国医学院科学防癌完全指南》_精选读
  •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_读后感_1000字
  • 《骆驼祥子》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_读后感_1000字
  •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和平勇士之道(珍藏版)》_读后
  •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三毛典藏全集(共14部)》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_读后感_10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