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爱》_读后感_1000字
《规矩和爱》_读后感1000字
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行业资格证,医生有医师资格证,教师有教师资格证,会计有会计证……唯独父母这一天下最为重要的职业却没有资格证,完全需要自学。从哪里学?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从书本学……《规矩和爱》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枯燥理论的书,作者结合了自身经历,大量案例明白清楚的阐述了该如何爱孩子。这本书非常适合已为父母的、将为父母的和所有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多读多思。
黑格尔说:“通过对孩子的爱,母亲爱她的丈夫,父亲爱他的妻子,双方都在孩子身上使各自的爱得以客观化。”这是黑格尔的理想状态,现实中,有多少人不会爱丈夫,不会爱妻子,更不会爱孩子。教育届有一句话: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孩子是上帝送给父母学习爱的最好教科书。这本教科书用得好坏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社会的稳定,一个国家的强盛。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家长把他们变成了小恶魔。每个小恶魔都是家长的印刻。我们要怎样守护好孩子,不让他(她)从孩子堕落成恶魔?我非常认同这本书的观点与主题:规矩和爱。规矩是有爱的规律,爱是有规矩的爱。二者不可分离。
为人父母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共同成长原则;不占有原则;规矩和爱统一原则。
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有正确的观点,纪伯伦《孩子》讲的特别有哲理: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关系,孩子是父母学习爱的教科书。正是通过爱孩子,我们才领悟了爱的无私之本质,从而真正学会了爱。
其次教育孩子要理性。理性是融合爱和规矩的唯一溶剂,理性是教育的中庸之道。理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敬畏之心。自己真诚而理性的反思是走出原有家教模式的唯一途径。 我们都渴望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印刻,却很少思考如何不让孩子再有这样的想法。对原有教育方式与观念“破”的同时,还应该“立”。“立”科学思维,“立”科学教育之道。
再次,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学会谦卑又自信,一起经历挫折,一起学会换位思考,一起去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