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800字(3)篇

每次都是这样,读完一本书不会马上写书评,而是过几日再来写。倒不是没时间,而是希望在这几天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本书的内涵。
书中有很多处的细节写的很好,动词用得生动传神。如:
那背影,一会儿就被人群抹去了
喷泉的水放肆地冲向天空,又恶作剧地垮下来,喷溅回地上。
每半个小时有辆大巴士喘着气通过
……
“抹”“放肆地”“喘着”,看到这些用词,忍不住为作者的才华大大赞扬,把物都写活了。
下面谈几点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引用1――
为什么一个男人忙于事业,就没有人想到要问他:你怎么照顾家庭?为什么一个女人忙于事业,人们就认为她背弃了家庭?
这大概是中国的普遍现象吧。男人忙于事业,没时间陪伴家庭,似乎理所当然,甚至这是值得赞扬的;而一个女性事业成功若对家庭付出的较少,反而不怎么被社会认可。似乎,赚钱养家是男人的职责,生儿育女则是女人的职责。
但是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很高。若是成为职业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若是成为全职母亲,有人说你没有梦想,经济独立的能力都没有。
虽然当代的法律条文上写着男女平等,但是女性遭到歧视的现象无处不在。去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发表的言论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在日本东京一大学女性被录取的门槛更高;每年毕业季公司招聘上写着只招男生的规定。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几千年的根源,在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根除。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白百何事件”。她在国外对一男子做出一动作被偷拍时,各种骂声铺天盖地地向她砸来。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要骂她呢?不是说她和她的丈夫早就离婚了么?为什么要说她出轨了呢?为什么大家都同情陈羽凡而要辱骂她呢?她不过是做了男欢女爱中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动作啊,就算大家说她骗钱,那也应该两个人一起骂啊,为什么只骂她一个人呢?
从网上的言论来看,大家骂她的原因基本上就说她出轨了(虽然不是,因为他们离婚了)。其实我就在想,就算她真的出轨了,哪又怎样呢?(在此我并不是赞同出轨,我觉得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更让我向往)。男性出轨,有人就会说女性不爱打扮,跟黄脸婆似的,男性出轨无可厚非。而女性要是出轨,就是被指水性杨花、沾花惹草,是不可饶恕的。有时候我就真的觉得对女性特别不公平,为什么男性就值得被原谅,女性就不可饶恕了???
思想上的男女平等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女性:居里夫人、林巧稚、香奈儿……在这个时代,女性更是要坚强独立,才能够进一步拉小男女平等的距离。
引用2――
老板娘说:“这是你的囝仔?”我点点头。她大声说:“那怎么可能?这囝仔这么漂亮!”
大概龙应台听到也会尴尬吧,其实老板娘有“哇,你长得不怎么样,怎么会生出这么好看的孩子”的意思,书中有几处提到了,还有一次别人误认为她是孩子的保姆。
书中有龙应台的照片,其实她并不是一个很好看的女性。在我看来,女性有才华很重要,但是外表也不能丢。
在我看来,内涵是最最重要的。但外貌方面也要花点心思,就算天生不好看,也要朝着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方向看齐呀。
引用3――
“三十八岁算什么!”医生很诚恳地说着,“您有能力抚养孩子,您有时间和智慧培养孩子……您这样的妇女不多生几个孩子,谁该生呢?”
很多读者在这里就抨击中国的家庭――越穷越要生。(当然,这是以前。不过现在有些贫困地区也是这样)“为什么越穷越生呢”这个问题,我问过我奶奶,我奶奶有4个孩子。
她说“中国是以家和万事兴为理念呀,而且人多家里的劳动力就多啊,那个时候饭都吃不上,多个人就多份力啊。还有就是,大家都这么生啊”
这个说法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认同。后来我去看了中国人口方面的一些书籍。里面就说到那个时候,中国婴儿的存活率不高。若只有一个孩子,要是不幸离世,对家庭的伤痛是巨大的。另外,中国历来有以多子多福为家族兴旺的传统。所以那个时候生太多孩子也不应该被批判,不同的时代塑造不同的人。
引用4 ――
“你知道吗?妈妈,我跟同学一起比赛尿尿,他们的尿都是一条线,射得长长的,我的就像洗澡的那个那个什么——?”
哈哈哈,当时看到这忍不住笑出声来,以前刷知乎有人分享这样的童年趣事。难道每个男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嘛?好奇,想知道。若是看到此书评的男孩子可以评论一下嘛~
引用5――
十二点一放学,几个死党就会讨论:今天走哪条路?每天试不同的路线。我们走得很慢很慢,边走边玩。
看到这段话,脑海里瞬间浮现小学期间,与小伙伴们一起去学校走在田间的小路上,那里有一片荷塘。男生发现了一条去学校的近路,就会带我们女生一起走,在路上嘻嘻哈哈,追逐打闹,一起捕蝉抓鱼……那段旧时光一去不复返。
童年的记忆真的美不可言……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800字 第(2)篇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只短笛也在吹响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不得不承认,作为母亲,读着龙应台的作品,时时刻刻想到的都是自己和儿子小时候的快乐时光。每当她写亲吻孩子,仿佛我也正在亲吻着儿子的小脸蛋,眼睛、睫毛、肥墩墩的小屁股、肉乎乎的小脚丫!每天洗澡时不厌其烦的提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我告诉他他在妈妈的肚子里,有一天想出来看看,就用小脚丫和小拳头踢打着妈妈的肚子,使劲嚷嚷着妈妈妈妈我要出去,然后妈妈就跑去医院,医生就帮你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每次他听了都会开心的哈哈大笑,第二天洗澡再重复一遍。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给儿子讲故事,讲完三个还央求妈妈再讲三个,只讲到妈妈口干舌燥假装说不出话来;有时候妈妈拿着故事书睡着了,儿子自己拿过来,给妈妈讲起了故事。第一次去幼儿园,撕心裂肺的哭:我不去幼儿园!儿子在园里哭,妈妈站在楼下望着儿子班级的房间哭…上小学了,看着那小豆丁走进学校,爸爸妈妈站在门口,心也跟着儿子走进了教室。《孩子你慢慢来》勾起了多少回忆?今天早晨给儿子做好早餐,七点一刻儿子的房门开了,那长长瘦瘦的青年晃荡着走过来,坐下吃饭,然后洗脸洗头吹风,然后站在门口说我走了!我默默的看着他走下楼,楼梯拐弯处,儿子回头看了看妈妈,说回去吧!我理解他下面的话:天冷,别冻着。儿子长大了!他的童年我参与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