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地球第一天读后感1000字(3)篇

,所以好奇心驱动的求知是逆水行舟。而对于普遍用“感情是否受到了伤害”衡量观点对错的人群,理性主义则甚至可能激怒众生
这本书很好玩,基本上满足了一个女青年(青年总觉得是专门形容男子的,我常常纠结该怎么称呼自己[皱眉],因为我发现好像前人发明的女性自称比较体现平等合适滴好少啊,不过也可能是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过。[捂脸]静候感兴趣的书友们前来指教)滴好奇心,就像一本成年人的十万个为什么,保持理性很不容易,因为往往会被认为刻板,没激情……但是我倒觉得理性有时也很好玩儿的。
我记不住很多详细内容了,这种科普书对我来说能理解就不错了。哈哈,来来来,先给几个标题诱惑一下你,看看你是不是还有好奇心呢[奸笑]
全是小标题:
①中国香烟的政治经济学
②“厕所文明”的落差
③广场舞思密达
④被利用的口舌弱点
⑤爱她,就送石头做的脑白金……
哈哈,谁猜得到⑤是啥就送脑白金哦[坏笑]
不扯了,总结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所谓权威的论述,属于大象公会中的作者黄章晋先生写的文章的一个文集。这个公会,我不知道是干嘛的,不过我粗浅笼统地把他们理解为一群喜欢探究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意思的人。我就喜欢这种不一定要吹毛求疵求甚解,但是还敢大胆胡说的人,当然还要说滴有理有据[机智]
PS:其实我发现这本书的bug在于书名啊,这既不是文中任何一篇文章的题目,也不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主旨,(嗯,好吧,也许贯了,我没看出来)轻微强迫症患者想知道他为啥要起个这名儿呢,我要想不出名儿来的话就起个乱七八糟集好了[捂脸]
来到地球第一天读后感1000字 第(2)篇三星半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杂文合集,里面包含的知识点覆盖范围很广:历史、政治、两性、社科,科普等方面,林林总总。
每个人都是一部百科全书,涉猎的领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和长生不死这几项本领,正常的人类是不可能学会这世界上所有知识。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讲两性关系的那几章,简直全篇高能,作者以上帝视角来阐述男人之所以为男人,女人之所以为女人的原因。并讲述说明了男女之间很多行为的科学依据,很有意思。
还有几篇我个人很喜欢的文章:
《长城》、《上帝之鞭》、《莽夫》几篇文章,讲述了游牧民族的扩张与兴亡。
《梅毒战争》讲述梅毒的传播史,命名的由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牛羊、猫狗》讲述了为什么可以吃牛羊,不可以吃猫狗。爱猫爱狗人士可以一读,有些习惯真的是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厕所文明》里有一则雷锋的趣事,简直是翔之达人
《格林尼治时间》讲述了世界标准时间的由来
总之,多看一些这样的杂文,有助于扩展自己的视野,算是多读多得的典型。
来到地球第一天读后感1000字 第(3)篇2016年27/76《来到地球的第一天》n“在一个公共生活萎缩的世界里,求知是保全自我的工程。”n所以这本书就介于专业和有趣之间,说它传播知识吧,又不是能静心坐下来写读书笔记那种,说它娱乐吧,有些事情也分析的挺有道理,比如讲《厕所文明的落差》,从古到今,从西到中,很详细的介绍了马桶君的各种变化,除了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读这一篇之外,我竟有点提高了姿势水平的感觉。这本书与其说是科普文章,不如说是我们求知探索过程的一个缩影。很多文章比如不同阶层的男女性别比例,也只是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做了一些通俗化的说明而已,其结论并不能确定。所以,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说懂得了原来长城不是勇气是恐惧这种说法,而是被书中这一种虽然不知道行不行,不知道对不对,不知道成不成,但是永不放弃求索的心。也许有一天,这本书的结论被人证明出来,有对的有不对的,它再也不是高高挂起的科普文,但是这种求索的精神内核,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