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读后感(3)篇

2019-07-26 00:51:28 读后感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作者:陈果
复旦名师陈果,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孤独的自己有多强大,怎样的爱情才更长久!陈果博士,多年来因课堂视频而红遍网络,她的课堂付费音频课程播放量破1200万。《新京报》《南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平台疯转课堂视频。孤独藏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脱胎换骨。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读后感 第(1)篇

人注定要承受属于自己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无人能够分担,无人能够代劳,再爱你的人也束手无策。我们的命运只能自己承担,我们的孤单终须自己面对。我们对孤单的惧怕很多时候不亚于我们对死亡的惶恐,或许两者一脉相承,因为对我们很多人而言,死亡意味着永远的孤单。我们像逃避死亡一样逃避孤单,对于死亡,我们选择“忘却”,对于孤单,我们选择相似的方式——“掩盖”。于是我们想方设法呼朋唤友,以虚假的繁荣来掩饰内心的怯懦。但是如果我们拿出一些勇气来问问我们自己:当我孤单的时候,我就让自己这么孤单着,不躲也不藏,又能怎样?我承认孤单,迎向孤单,顺从孤单,把自己托付给孤单,结果又会怎样?我倒想看看,孤单究竟能把我怎么样?n当人不再惧怕直面孤单,而是坦然地安于孤单,那么他也就懂得了尊重孤单,学会了将孤单视为生活之友,而当他在善意地感受孤单的同时,他已然成长为享受孤独的思想者。寂寞与孤独确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是孤单的嫡传,只不过,寂寞是面黄肌瘦的孤单,孤独是体态丰盈的孤单;寂寞是冷僻的孤单,孤独是温情的孤单;寂寞是轻贱的孤单,孤独是高贵的孤单;寂寞是残缺的孤单,孤独是完满的孤单。其差异源于他们从不同的母亲那里沿袭了不同的品性:寂寞是空虚与孤单的孩子,而孤独则脱胎于思想与孤单的结合。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读后感 第(2)篇

把所有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所有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 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这第三句话,是我的学生教我的。他是一个本科生,大一或大二。他说,对他来说,生活当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做,什么事情呢?“把所有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所有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啊!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会碰到很多有意义但却显得很无趣的事。把一切有意义的事变得尽可能有意思,同时,又把一切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变得很有意义。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你也许不那么喜欢,但是你必须要花时间做。好,既然你不得不花时间做,那你为什么不把它尽可能做到精彩,尽可能做到好玩,尽可能做到不辜负这件事本身,不辜负你必须要花费的时间,还让它给你带来很多的营养呢?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读后感 第(3)篇

翻书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叫《卡罗尔》的书,被封面上的凯特·布兰切特吸引,打开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几乎确定了我后半辈子的努力方向!我突然就明白了,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应该去中国国学经典里面找寻我自己的根。然后又再翻书时,突然就想看看陈果老师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可以一下子这么火。然后就在陈果老师的书里更加强化了我的认知,文化认同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根,并努力向下扎下去,才能够茁壮成长。没有根的繁荣,终究是虚假的繁荣,不可能长久。想到黄庭禅创始人张庆祥讲师曾说过,中国历史上的国学经典里面有浩如烟海的璀璨瑰宝,在散落在蒙尘 ,甚至是被误解,他想以一己之力去弘扬我们的文化瑰宝。惭愧地想起,我曾经还想过要做弘扬国学经典的一份子。昨天看了《经典咏流传》,主持人撒贝宁说: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档。我一下子泪如雨下。我们总是期待有人做这样的事,那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去做呢?

  •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_读后感_500字
  •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_读后感_600字
  •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_读后感_400字
  •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_读后感_300字
  •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_读后感_500字
  •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_读后感_1000字
  •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_读后感_400字
  • 细路祥(2000年陈果执导电影)
  •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读后感_2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