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0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月亮和六便士》是上学期就想读的书,认识毛姆是《人性的枷锁》,坦白的说我并没有读完它,人性的枷锁到底是什么?我很好奇。
惊喜的是,我却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找到了答案。面对生活,你是抬头仰望月亮,还是弯下腰捡起脚边的六便士呢?人性的枷锁是欲望,是渴望被认可的欲望,是控制不住的情欲,还有不得不满足的食欲。
毛姆自嘲自己是二流作家中一流作家,我眼中的毛姆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起初我觉得这部小说是一本追梦的励志小说,主人公斯朱兰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四十多岁了却拿起了画笔。如果小说仅仅是这样的话,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斯朱兰并不是大部分小说中正能量到不行的追梦人。相反地,他是一个十足的坏人。抛妻弃子,抛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无视朋友,忘恩负义。玩弄女人,蔑视女人。高傲自满,贫困潦倒。他甚至不需要别人看他的画作,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他成为一个伟大画家的梦想,我觉得他真正的追求是心灵的绝对自由。
他要摆脱社会的道德束缚,摆脱社会的人情世故,就这样他成为了一个“冷血”的人,被人唾弃。可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情欲的折磨,他也不得不去挣点小钱企图填补自己的肚子。他住最差的房子,吃些最差的食物,他都不在乎,可他不得不让自己回下去。
他想做一个纯粹的人,他在大溪地定居下来,那儿有最原始狂野的风景,还有原始的风土人情。他开始和一个土著女人爱塔同居。爱塔能够跟他做法,爱塔不会去烦他。他一生都在追求灵魂的绝对自由,他追求生活的纯粹,不曾想自己最终被纯粹束缚了。爱塔对他的爱是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所以在他得知自己得了麻风病后,他决定去个没有人的地方,却在爱塔的哀求下,留了下来,把最后的生命留给了画画。麻风病的痛苦,在他的艺术激情面前,不值一提,当医生来看的那一刻,他的回答真让人感动。
小说里的人对他印象最多的就是同情二字,我不知道同情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同情他放弃安逸落得个贫困潦倒的傻劲?还是同情他对追求梦想的执拗?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是一种崇敬,他对梦想追求的纯粹,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正因为这点,斯朱兰无论再“坏”,也让人恨不起来,甚至有些喜爱。
可是在斯朱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否真正找到了灵魂的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