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_1000字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能平静的坐下来看完全书并认真写书评,算是很喜欢这本书了。从文章一开始写的古驿道看得云里雾里到后来慢慢读懂。文中虽然处处有爱处处温情,却总是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在心头。
本书从头到尾描写的平平淡淡却句句扎心。杨老先生平平淡淡的写他们那么多年的苦难,受了多少苦和排挤;平平淡淡的写搬了多少次家,辗转颠沛;平平淡淡的夸耀钱老并以为自豪;平平淡淡的写他们一家人是怎样的相互敬爱,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积极向上。字字平淡,却读出了好多心酸。
大概处于那动荡年代也正好造就了他们吧!但是如果不是生不逢时,他们一家可能会过得更好!
多美好的一家人,爱读书的一家人,爱“探险”的一家人,随时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的一家人,有趣的一家人。
如果书上没有明写年份,我都以为他们一家人一直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童真,乐观,有趣,有爱。
他们童真。 “一家人,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
“我和爸爸是妈妈的两个顽童”
两个顽童会联成一帮向妈妈造反,反对妈妈的整理洁癖却不干涉;
妈妈也和女儿联成一帮 “笑话爸爸是色盲” ;
有需要时互换阵营,两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他们乐观。他们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二老却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并乐称此滋味值得品尝。
他们有趣,圆圆和爸爸最‘哥们’,他们最喜欢相互逗趣,圆圆给爸爸速写,爸爸用他独有的恶趣味回应她。他们爱把家居琐事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称为“石子” 相聚时搬出‘石子’观赏玩弄。他们仨总是爱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以此当作苦闷里生活的一味调剂——他们总是能在并不友好的的生活里找到各种乐趣以供消遣。
他们有爱,钱老对杨先生的爱是 “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而杨先生对钱老即是做个“贤内助” 陪他买书陪他看书,两人各据一桌,独自工作互不干扰。总是像迷妹似的眼光看钱老,即使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像个只会读书的“低能儿” 她也总是看到他的优点并引以为傲。二老对女儿的爱是百般爱护。即使是 “生平杰作” 即使是 “可造之材读书种子” 却 “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始终是心尖上的那块肉。一家人相互需要相互依靠。钱媛的病逝等同于割去了二老的心尖肉,而后钱老离世,只剩杨先生一人,从此家成“客栈”
杨先生能用这样一字一句的平淡口吻来回忆她的挚爱已实属不易,实则有多爱就有多痛!好在他们终已团聚。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