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_1000字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000字
《非暴力沟通》,久闻其名,现在才翻阅,我不能说自己已经领会这本书的精粹,事实上很多书看完以后,我的所思所感所悟十分浅显,尤其是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著作,带给我的情绪波动有时候甚至不及一部小说。
近来我比较关注人际交往、思考、情感方面的问题,看了看《爱的进化论》、《人性的弱点》、《思考,快与慢》、《假性亲密关系》。曾经我认为这类事物是十分简单的,不言而喻,然而真正翻开这本书后,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我发现一切并非如此简单,想起一句话“生而为人,都不容易,都是第一次”
通篇出现的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对我来说,观察不难,感受很容易表达,自己的需求却难以理清或难以启齿,也没有办法恣意提出请求。
卡耐基的观点认为人关注的只有自己,关注自己的需求,延伸到关注他人的需求,却没有这么容易。一方面,我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大部分情况我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我有轻微的控制欲,站在上帝视角评判他人,发表见解。
这么剖析自己,很真实也很矛盾,我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有诸多不足,最近接收到的信息,让我想试着了解自己,结果如何没关系,没这么重要。“你好像和谁都有距离,其他人没有办法和你很亲近”“爱,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一种能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的内心世界”
(引用)“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或错误的标准”
我自己有一套评定是非的标准,无关权威,很多事情如果追随自己的想法,会混乱不堪,各种想法欲望充斥大脑,我会犯错,会有不道德的想法,而我会克制、控制自己。我尽量学习不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强人所难。
评论与观察的区别,这首歌可以参考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对我个人而言,有意义需要学习的点
①提出具体请求:请求别人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
②体会他人感受与需求:先明白他人的需求,别急着指责对方或自揽责任
③自我宽恕:别急着指责自己、自我惩罚,想一想是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④为什么生气:我们认为,生气的原因在于,他让我很生气。区别外在刺激与内在原因,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代替“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⑤充分表达感激:有益我们的行为+获得的满足+我们的心情
⑥诚实表达自己:不批评,不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