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后感_1000字
《刀锋》读后感1000字
看过《面纱》、《人性的枷锁》或《月亮与六便士》的朋友大概多少对毛姆的文风有些许了解,《刀锋》这部长篇小说也延续着对人生的种种思索的写作风格,冷眼旁观生命的沉重。用游记的口吻,层层包覆令人不胜唏嘘的人生真貌。整部小说突出\追寻\这一主题,讲述的是主人公拉里在战争中因目睹战友之死而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不可超越,退伍后开始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故事。
爱情与物质
\我真希望能让你了解,我给予你的生活有多么充实,也希望能让你体会,精神生活有多么美妙,体验有多么丰富,没人可以设限,这样的生活才幸福。\不得不说,拉里的爱情观是理想型的、柏拉图式的。在拉里眼里,爱情应该是纯粹的。而在伊莎贝尔眼里,爱情需要物质基础,男人也理应本分工作。即使伊莎贝尔深爱着拉里,但她也绝不会嫁给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正如伊莎贝尔所说的\我只是平凡的正常女生,现在是二十岁,但再过十年就老了。我想要及时行乐。\也许两个人真的爱着彼此,但拉里无法为了爱情而放弃追寻自由,而伊莎贝尔也不可能放弃物质生活。拉里离开自我感觉的状态,便会失去他最令人动心的东西,伊莎贝尔若放弃了生活,她也决不会快乐。他们就像两个朋友去度假,一个想去印度珊瑚海岛钓鱼,一个想去格林兰雪山,不会有结果。
自由与枷锁
艾略特是一个乐于在上流社会活动的人,一生都在为争取地位、名望、金钱而奔波。他自觉接受生活的种种枷锁。而拉里则是追寻自我的人。\你希望找到什么\\心中问题的答案\\那你有什么收获?\\平静\拉里想弄清楚为什么有邪恶存在,想知道灵魂是不是不死,还是身体的死亡就是终点。他拒绝了外在的枷锁,打破世俗的观念,一路追寻内心的答案。当所有人在提倡实用主义时,他却认为钱只是枷锁,生活的意义在于自我感受。
什么是自由?关于自由,多数人都认为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制度下的自由。关于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想来我思索得来的答案是这样的。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争取自由不必去破坏法律、制度,我们多数人没有自由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不自由,或则说我们选择用一段时间的不自由去换取将来一段时间的相对自由。我们追求物质、权利、名望……我们的欲望劫取了我们生而拥有的自由。不自由,只是我们的一种选择。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这便是《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