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张机

九张机,词牌名。此调属"转踏"类大曲,平韵格。宋曾慥《乐府雅词》存两篇,俱为无名氏作。其一为整曲九阕,由九段词组成一个整体;其二为整曲十一阕,由九段词加两段口号组成。以整曲九阕为正体,各阕格律基本相同,都是六句三十字,除第三句押同部仄韵外,通篇押平韵。其内容写妇女织丝时的情景,自一张机至九张机,故名。
- 中文名称 九张机
- 始兴年代 宋初
- 流行年代 宋代
- 字数 正体270字
- 代表作 《九张机九首》
词牌声律
《九张机》是宋词词牌名,最早见《乐府雅词》中录取的宋代无名氏的词。其词为联章体,共有两组:一组为九首(由九部分组成)、一组为十一首(由十一首组成)。《九张机》在乐府中原来被称做《醉留客》,主要通过掷梭来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丝丝含情,缕缕凝怨。《九张机》在《钦定词谱》中被视为大曲。

诗词原文
《钦定词谱》中"○"为平,"●"为仄,"◎"仄而可平,"⊙"平而可仄。
九张机(整个大曲共十一首词)
无名氏
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一张机韵织梭光景去如飞韵兰房夜永愁无寐叶呕呕轧轧句织成春恨句留著待郎归韵
●○○ ●○○●●○○ ○○●●○○● ○○●● ●○○● ○●●○○
两张机韵月明人静漏声稀韵千丝万缕相萦系叶织成一段句回文锦字句将去寄呈伊韵
●○○ ●○○●●○○ ○○●●○○● ●○○● ○○●● ○●●○○
三张机韵中心有朵耍花儿韵娇妍嫩绿春明媚叶君须早折句一枝浓艳句莫待过芳菲韵
○○○ ○○●●●○○ ○○●●○○● ○○●● ●○○● ○●●○○
四张机韵鸳鸯织就欲双飞韵可怜未老头先白叶春波碧草句晓寒深处句相对浴红衣韵
●○○ ○○●●●○○ ●○●●○○● ○○●● ●○○● ○●●○○
五张机韵芳心密与巧心期韵合欢树上枝连理叶双头花下句两同心处句一对化生儿韵
●○○ ○○●●●○○ ○○●●○○● ○○○● ●○○● ●●●○○
六张机韵雕花铺锦半离披韵兰房别有留春计叶炉添小篆句日长一线句相对绣工迟韵
●○○ ○○○●●○○ ○○●●○○● ○○●● ●○●● ○●●○○
七张机韵春蚕吐尽一生丝韵莫教容易裁罗绮叶无端剪破句仙鸾彩凤句分作两般衣韵
●○○ ○○●●●○○ ●○○●○○● ○○●● ○○●● ○●●○○
八张机韵纤纤玉手住无时韵蜀江濯尽春波媚叶香遗囊麝句花房绣被句归去意迟迟韵
●○○ ○○●●●○○ ●○●●○○● ○○○● ○○●● ○●●○○
九张机韵一心长在百花枝韵百花共作红堆被叶都将春色句藏头裹面句不怕睡多时韵
●○○ ●○○●●○○ ●○●●○○● ○○○● ○○●● ●●●○○
轻丝韵象床玉手出新奇韵千花万草光凝碧叶裁缝衣著句春天歌舞句飞蝶语黄鹂韵
○○ ●○●●●○○ ○○●●○○● ○○○● ○○○● ○●●○○
春衣韵素丝染就已堪悲韵尘昏污污无颜色叶应同秋扇句从兹永弃句无复奉君时韵
○○ ●○●●●○○ ○○●●○○● ○○○● ○○●● ○●●○○
歌声飞落画梁尘,舞罢香风卷绣茵。更欲缕陈机上恨,樽前恐有断肠人。敛袂而归,相将好去。
此为前后有口号正体。
九张机(整个大曲共九首词)
无名氏
一张机韵采桑陌上试春衣韵风晴日暖慵无力句桃花枝上句啼莺燕语句不肯放人归韵
●○○ ●○●●●○○ ○○●●○○● ○○○● ○○○● ●●●○○
两张机韵行人立马意迟迟韵深心未忍轻分付句回头一笑句花间归去句只恐被花知韵
●○○ ○○●●●○○ ○○●●○○● ○○●● ○○○● ●●●○○
三张机韵吴蚕已老燕雏飞韵东风宴罢长洲苑句轻绡催趁句馆娃宫女句要换舞时衣韵
○○○ ○○●●●○○ ○○●●○○● ○○○● ○○○● ●●●○○
四张机韵吚哑声里暗颦眉韵回梭织朵垂莲子句盘花易绾句愁心难整句脉脉乱如丝韵
●○○ ○○○●●○○ ○○●●○○● ○○●● ○○○● ●●●○○
五张机韵横纹织就沈郎诗韵中心一句无人会句不言愁恨句不言憔悴句只恁寄相思韵
●○○ ○○●●●○○ ○○●●○○● ●○○● ●○○● ●●●○○
六张机韵行行都是耍花儿韵花间更有双蝴蝶句停梭一晌句闲窗影里句独自看多时韵
●○○ ○○○●●○○ ○○●●○○● ○○●● ○○●● ●●●○○
七张机韵鸳鸯织就又迟疑韵只恐被人轻裁剪句分飞两处句一场离恨句何计再相随韵
●○○ ○○●●●○○ ●●●○○○● ○○●● ●○○● ○●●○○
八张机韵回纹知是阿谁诗韵织成一片凄凉意句行行读遍句恹恹无语句不忍更寻思韵
●○○ ○○○●●○○ ●○●●○○● ○○●● ○○○● ●●●○○
九张机韵双花双叶又双枝韵薄情自古多离别句从头到底句将心萦系句穿过一条丝韵
●○○ ○○○●●○○ ●○●●○○● ○○●● ○○○● ○●●○○
此为无口号别格。
注:张是动词,机指织布机。
名篇赏析
宋无名氏九张机
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民歌色彩的抒情小词。塑造了一个来自民间的对爱情无比忠贞的织锦少女形象,她对旖旎明媚的春光无比热爱,对美满幸福的生活执著追求,从采桑到织锦,从惜别到怀远,形成一幅色彩缤纷、形象鲜明的生活画卷,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显然是少女春愁春恨,离情别绪的抒写。
"一张机"通过采桑少女美的感受和心的陶醉,来抒发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意。首句的"一张机"是民歌中惯用的比兴手法,次句的"采桑陌上试春衣"点明了劳动的对象、地点和时令,"风晴日暖慵无力"表现了一个少女陶醉在大自然中的娇态。"桃花枝上"三句写她被黄莺儿的美妙歌声迷住了,舍不得回去。

"两张机"通过行人踟蹰、女子回头一笑的离别情意,表现了她对即将远离的恋人的无限深情。"行人立马意迟迟"是从女主人公的眼里看到行人的迟疑不决,欲行又止,真实地描绘出那种依依不舍的矛盾心情。"深心未忍轻分付"是写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刻画出正在初恋的少女隐藏着自己深情蜜意的娇羞心理和矜持态度。"回头一笑"三句既是她向对方表示"深心"的一种特有的默契,又是她掩盖内心秘密的艺术反映。

"三张机"借古代吴王宫女要更换舞衣,写出初夏蚕老时,少女开始紧张的织锦劳动。

"四张机"运用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表现女主人公饱含深情的思恋之苦。女子一边纺织一边忧思,她并未因相思之苦而停下机杼,却把相思之意织入了丝锦,所以有下句"回梭织朵垂莲子",这里的"垂莲子"是谐音双关,即"垂怜于子"也就是"爱你"的意思。"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是说要曲折回环地织成美丽的花朵是容易的,而要清理心头的离情别绪则是困难的。

"五张机"通过织诗绵上,寄托相思的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她心上人的无限深情。她默默地把相思的诗句织在横的花纹里,却又担心诗中的命意不被情人所理解,那么她织在锦上的诗意到底是什么呢?"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在这里,她重复着两个"不言",表明她不愿向对方倾诉别后的内心愁苦,也不愿透露形容的憔悴。而只是在诗句中寄托着自己的寸寸柔肠,缕缕情丝。

"六张机"通过锦上的蝴蝶双飞,窗前的停梭独看,表现了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相思情愫。这象征着青春幸福的双飞蝴蝶。对于初恋中的少女来说自然是特别敏感的,所以她情不自禁地"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通过鸳鸯戏水的图案遭到"轻裁剪"而担心,突出青春幸福生活的被毁灭而疑虑,表现女主人公对前途和命运的无穷隐忧。织成了鸳鸯戏水的图案,应该是高兴的,为何反而"迟疑"起来?原来她"只恐被人轻裁剪",从而引起一场难以排遣的离恨。
"八张机"通过读遍回文所产生的苦闷心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无穷幽怨。明明知道回文诗是苏惠寄给她丈夫的,为什么偏偏要发出"阿谁诗"的疑问呢?因为她的思恋之情,她的凄凉之意跟苏氏的回文诗熔铸在一起了。苏氏的回文诗表达了她的思想感情,她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苏氏的回文诗中,合二而一,浑然一体,是难以分辩的。
"九张机"通过并蒂花,连理枝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对薄男子的深切指责。"薄情郎","多离别",是"自古"皆然;然而"多情女"呢?却要"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就是要用一根饱含甜情密意的丝线,把红花、绿叶,柔枝都紧紧地串连在一起,这"心"与其说是花心,无宁说是情侣之心,这"一条丝",也就是指结同心的相思,语意双关,意味深长,突出了少女真的感情,善的性格,美的愿望,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分析
《九张机》是词调名称,《乐府雅词》列"转踏类"。"转踏"是用一些诗和词组合起来的叙事歌曲。《九张机》的体制比"转踏"简单,是用同一词调组成联章,合为一篇完整作品,重在抒情。可谓"组词"。
在这一组《九张机》前面,曾慥有一段序言,云:
"《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对华筵,敢陈口号。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从词的本身并结合这段序言看,这组无名氏的《九张机》并不是民歌,但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应是文人模仿或加工民间词而成。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对此评价颇高,称之为"绝妙古乐府","高处不减《风》、《骚》,次亦《子夜》怨歌之匹,千年绝调也。"又云:"词至是,已臻绝顶,虽美成(周邦彦)、白石(姜夔)亦不能为。"
以上这组《九张机》是织女、织妇相思之词,有追求爱情和幸福的生活热情和相思不见的苦闷。这一组从试春衣写起,由室外写到室内。有被思念的男子出场。又有"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可以看出劳动妇女为供给统治阶级享乐而赶织"轻绡"的被剥削生活。
《织女》

第一首,年轻女子新著春衣,到陌上采桑,春光那么的明媚、温暖,"桃花枝上,啼莺言语",明明是人被美妙的春光和黄莺的啼唱迷住了,却说是"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赋予啼莺以人的感情,更突出了女主人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二首,出现年轻女子与意中人见面的场面,显然是承接陌上采桑而来。侧重心理描写:男方是"立马意迟迟,"留连不忍离去;女方是"深心未忍轻分付",深情蜜意不好意思表达,"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显示出初恋时春心的忐忑不安。写得生动传神,笔触细腻。
第三首,由采桑过渡到织锦。"吴蚕已老燕雏飞",形象显示时序的推移和季节更变。"东风宴罢"以下,写宫闱门的宴游酣乐,为了馆娃宫女换舞衣而催逼寒女们赶紧织锦,丰富了词的社会内容。
第四首以下,承接"轻绡催趁"写织锦,展开相思之情。在织机的咿呀声中,颦眉暗锁,女主人公心事沉沉。"回梭织朵垂莲子",垂莲子,是锦上之纹,用"莲"与"怜"的谐音,寄托对心上人的怜爱。接着用"盘花易绾"反衬"愁心难整",深入写心理活动。就近取譬,用"脉脉乱如丝"表不见心上人时心意之乱。
第五首比较含蓄。"沈郎",指南朝·梁沈约,沈约《寄范安仁诗》云:"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与徐勉书》云:"……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言因相思而消瘦。这里的"横纹织就沈郎诗"和"不言憔悴"二句,是借沈约本事生发出来的。又,汉代苏伯玉妻作《盘中句寄夫》诗,结尾云:"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寓意爱情要从心中发出的意思。"中心一句无人会"借用这个意思,显出内心孤寂之情。"不言憔悴"二句照应"沈郎诗",突出用织锦文字寄托相思。曲折深沉。
第六首,仍就所织锦纹抒情。用"花间更有双蝴蝶",反衬内心孤戚苦闷。"闲窗影里"指阳光悄悄从窗户照进来,于是"停梭一晌"仔细看着"双蝴蝶",用行动显示心情。
第七首,"鸳鸯"也是所织锦纹。成双成对的鸳鸯寄寓美好的爱情,是织女心中一种对幸福的追求的表现。面对着"织就"了的"鸳鸯"心中产生一种恐惧。害怕成衣的时候,将锦上的鸳鸯裁剪分飞,表达对夫妻离散不得团圆的忧虑。
第八首,是就织成"回纹锦字"寓意,显得深沉凄清。
第九首,仍从锦纹伸出。"双花双叶又双枝"反衬人间离别,归结到"薄情自古多离别",发出怨思,照应《二张机》,收束全篇。"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收束全部织锦过程,把相思主题言尽,显示出爱情的坚贞执着,语意诚挚,感染力强。
以上九首,组成一气贯通的整体。前三首从采桑、离别写到织锦;第四首起,从不同的锦纹翻出相思之情。感情缠绵悱恻,节奏婉转回环。情真意执,深沉感人。既有民歌之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又文彩俊逸,格律精工。比《子夜吴歌》雅致,比《风》、《骚》明白畅达。是一组优美的词章。
《织妇》
第一首,"一张机",从思妇夜织入题,"织梭光景去如飞",感叹年华流逝。"兰房夜永"是孤眠人所在及其感觉。此句点明时间、地点,又见相思的情状。 "呕呕轧轧"以下,用织锦表达离别愁恨与渴望团圆的感情。这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典型形象的心理写照,情调凄惋动人。有民歌韵味,造句用词却很雅致,如"兰房夜永"、"春恨"等明显是经过文人加工的。
第二首,承接上首,"月明人静漏声稀",写深夜织锦。"千丝万缕相萦系"有双关意,丝寓情思,缠绵柔和。后三句用晋人窦滔被放流沙,其妻苏氏织锦为回文以寄相思的典故,宛转回环,读之倍觉凄伤。
第三首,"三张机"承上首"锦字回文"伸发。"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象征织女的美妙青春和热烈爱情。后三句,表达对爱情渴望,反衬虚度青春的忧惧心理。杜秋娘《金缕衣》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与之参读。阵廷焯认为"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一首"刺在言外。"可供参考。
第四首,用"鸳鸯织就欲双飞"象征相亲相爱永结合欢的美好愿望。"可怜"一句转折,痛惜时光流逝,在忧思煎熬中红颜渐老,白发先生。用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借成双成对的鸳鸯之对浴,反衬思妇的孤栖寂寞。词彩华美,风调俊逸。
第五首,跳过"五张机"、"六张机",为"七张机",写失望后的悲伤,"春蚕吐尽一生丝",借"丝"、"思"二字谐音,用春蚕吐丝比喻心中柔软绵长的情思,并用春蚕吐尽一生丝象征至死不渝之坚贞。"莫教"以下,亦用象征手法,希望裁制衣物时小心裁剪,不要把锦纹上之鸾凤分开,意味着不要破坏辛苦编织的美好爱情。发出呼唤,渴望挽回失去的爱情,语近凄厉。
第六首,"春衣"前本有"八张机"、"九张机",并有"轻丝"一首。"春衣"是十一首中之最后一首。"素丝染就已堪悲"言素丝染后,失去了原来的洁白,所以兴悲,用《淮南子·说林训》典故:"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素丝染就"借织锦成衣,完成"九张机"所表的织锦全过程。兴悲引起下文。"尘昏汗污无颜色",言春衣被人糟踏,被尘土粉汗沾污,失去原来光彩。白居易《缭绫》诗亦云:"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这里比喻织女的纯洁心灵和美丽容颜,因被摧残而憔悴衰老。"应同秋扇"以下,用秋扇之见弃,痛惜自己的命运之悲哀。班婕妤《怨歌行》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绝望的悲哀,见弃的怨恨,蕴藉在同秋扇命运与共的比喻中。选取以上六首组成联章比原来十一首更为精美。删节之五首如下: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未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推被,都将春色,藏头裹面,不怕睡多时。
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
这一组词后,附有以下诗文:
"歌声飞落画梁尘,舞罢香风卷绣茵。更欲缕成机上恨,尊前忽有断肠人。敛袂而归,相将好去。"
可能是曾慥所题
评论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韵致、凄清的意境、诚挚的语意描述了织女的相思之情。从室外写到室内,由相爱到分离,鲜活地烘托出一个热情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女子形象。
全文用词雅致、文彩俊逸、格律精工,婉转的节奏里蕴涵着缠绵悱恻的真挚感情。在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语境中,更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