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7-08 09:02:59 读书笔记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
作者:盐野七生
本册以战争为题材,描述130年间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盖世名将汉尼拔从西班牙率军,带领着他的象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本土,历时16年的战争,双方八回合的交战,难分难解。16年间汉尼拔令罗马捉襟见肘,不得安宁。最终西阿庇击败盖世名将汉尼拔。令人击掌称快的战争场面,胜利逆转的精彩情节,引人思索。战争人反映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什么知识优越的希腊人、军事力量强大的迦太基人最后会败给罗马人?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在于汉尼拔长达十六年的战争中,以消灭罗马为终生夙愿的汉尼拔给了罗马变得比其他任何人、任何国家更加强大的力量。在几十年拔连续不断的战争中,罗马始终不屈不挠,在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惩罚失败的指挥官,不屠杀抢劫失败国,让奴隶成为自由民,通过通婚、低税、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了罗马和同盟国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在不断的战争中,建立了稳定且能够持续输入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能力,稳定了罗马统一的基础。在第一册中,罗马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制度,国家体制在失败中不断调整,发展与稳固同步进行。在中世纪希腊、波斯、埃及内战(主要是派别和阶级)外患不断的情况下,消除了国内不稳定的因素,建立了一种不同于在中古世纪(君主制、独裁制)不一样的制度。汉尼拔是伟大的天才军事家(四大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没有了天才,一个部队没有可持续输入有能力的指挥官的力量,一人的失败意味着整个军团的失败,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罗马没有天才,但是有持续不断的一大批具有才华的指挥官前仆后继,加上后方元老院、市民的团结一致,罗马终究在几次的布匿战争中,从差点被灭火的危机中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长期战争、胶着站最终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在失败中学习,不以失败为耻,是发展中的罗马最大的优点。本册中值得好奇的两点是兵力来源和战争军费军资:n而在这一时期,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罗马市民权拥有者,也就是从17岁到60岁的罗马市民的绝对人数非常少,甚至不足30万人。还要减去无产者的人数。而在罗马联盟中,罗马一直倡行“共同经营者”的策略,与行省相比,罗马人更喜欢同盟关系。行省需要缴纳租税却没有提供兵力的义务,有同盟关系的国家不需要缴纳租税和年贡,却有义务提供兵力参加作战(终究也是不够的)。罗马和同盟各国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榨取,也不是利用,在不依靠压榨、强征的联盟下如何源源不断输送兵力的?在于汉尼拔的战争中,先续死了十多万人的情况下,依然能随时组成20个左右的兵团,兵力哪里来?n资金怎么解决?n罗马并没有在农业、商业、贸易上并没有独特之处,在经济上完全无法称得上强国,再加上几十年的战争费用,不加税,出租土地也是什十一税。战争期间同盟国也不收赞助的军粮,全部依靠买小麦的经济行为,再加上罗马同盟内,为了保障治安,建设公路和殖民城市,“完善基础设施”。战争加内部建设,这么大量并且需要同时支出的费用哪里来?n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本书别的什么都没讲,只详细地叙述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全过程。公元前218年,迦太基驻西班牙总督汉尼拔带领10万士兵从西班牙出发,选择了一条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路线去攻打罗马,先翻过比利牛斯山脉,再穿越半个法国,最后跨过阿尔卑斯山脉,到亚平宁半岛后只剩下3万多人,而汉尼拔要面对的是75万罗马士兵,以及没有迦太基本国的援助。在接下来的16年里,罗马付出的代价是超过10万人的阵亡、多达10人以上的执政官级武将的战死、首都差点沦陷。这就是汉尼拔,一个战神级的战术大师。回过头来说罗马,自公元前390年遭受凯尔特人入侵后,时隔172年罗马再次面临灭顶之灾,并且随着局势的发展情况越来越糟,东边是马其顿虎视眈眈,南边是锡拉库萨伺机反水,西边是西班牙、迦太基准备夹击,北边是高卢民族跃跃欲试,还有最难对付的汉尼拔就在意大利境内。而16年之后罗马确居然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这就是罗马,一个战神级的战略大师。说到底,汉尼拔的失败是因为迦太基国内只有一个汉尼拔,而罗马人的成功则是因为罗马的体制早晚都会出现像西庇阿这样的大师。国与国的战争有很多胜利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制度。罗马当时很多的内政外交制度是先进的,即便放到现在很多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在先进的制度下国家会迸发出活力,人才也自然会涌现,现在才哪儿到哪儿,凯撒和屋大维还没出场呢。汉尼拔,你输给罗马人不冤,生不逢时而已,但你足以和亚历山大大帝比肩了,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向喜欢战争史的书友五星推荐本书。继续阅读《罗马人的故事》,期待与凯撒相遇。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汉尼拔之战绝对是罗马崛起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历时16年,在迦太基天才将领汉尼拔的神谋下,罗马阵亡近20名执政官级别的将领,损失10多万人。曾经一度被敌军打得头破血流,直逼城墙根下,最绝望时不到10天损失近8万人,几乎到了快要亡国灭种的地步!但命运并没有偏向迦太基,罗马凭借着几百年来同化失败者的同盟建设、市民权的普发累积,在一次又一次兵团被全灭的情况下,快速征集兵士,力量生生不息;在市民大会的发挥下,选出一个又一个优秀将领,得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崇尚原则,但又能灵活务实,让天才名将西庇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最终出奇制胜。经此一役,罗马军团布阵优化,军队战力提升,同盟经受锤炼,阵营得以巩固,制霸地中海指日可待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