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回唱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不同于《追风筝的人》的线性叙事,这本《群山回唱》以一对兄妹分离的故事开端为发由,穿插形形色色不同人生的悲欢离合,最后又回到帕丽和她哥哥的故事中,安排了一个不完美但温情动人,充盈着苹果花香的结局。读者就像以上帝视角,俯瞰着这些曾在彼此世界里擦肩而过的人。
这本书里探讨的内容非常多,一个人物的勾勒往往便引发出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故事中探讨最多的就是亲情与家庭,温情的羁绊与流浪似的挣逃,人物一面的强硬、冷酷、放荡,另一面的软弱、柔情和迷茫。司机将侄女当做一个别的男人都给不了的礼物送给女主人,又因为男主人对他的好而侍奉他一生,男主人这段在穆斯林背景下的禁断之爱没有得到他的回应,但最后两人如同夫妻般相处至他生命尽头,也算是一种完满的结局了吧。在阿富汗做志愿者的医生从小想逃离那个闭塞的小岛,却也不得不承认,在路上,他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迷茫的流放者。
我爱这本书的结局。尽管哥哥已经中风,认不出自己的妹妹,帕丽拿着那个装满羽毛的铁盒依旧记不起童年时光,但还是让人在心里忍不住轻轻喟叹:太好了。这世上,许多人一次的分离就是永生的告别。哥哥在确诊以后在信里写下如同小时候一样的愿望,愿自己的思念能有一天到达妹妹身旁……这相聚来得似乎有些迟,但总算给人以慰藉与温暖。更何况,还有另一个帕丽与自己的童年灵魂伴侣相见,还得知世上有另一群有相同血脉的人,一只畏葸不前的金鱼有了一个更舒适温暖的所在。
群山回唱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胡赛尼的小说读了三本,《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本书《群山回唱》,故事背景都是发生在阿富汗,以平民阶层在战争中遭受的各种悲惨境遇为主要走向。整体来说,都是悲情色彩,表现出当时人们生活的无奈,都经历过战争的摧残,居无定所,病无所依,骨肉离散。并通过与童年时代生活的对比描写,生动形象的描绘出长大以后境遇皆然相反的生存状态。也通过对阶层的对比描写,描绘出不同阶层人们生活的巨大差异,也同时表现出人们友好的一面(不同阶层之间也会存在,只是需要忍耐付出与时间。通过对战争后人们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出人们对自由,生存,家园,祖国的热爱及向往。书的内容很有带入感,貌似能切身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感情与感受,时而悲痛,时而雀跃。就本书而言,虽说人物的结局并不完美,但世间又有多少完美之事。我们只是喜欢完美,向往完美。但残缺的才是生活的实质状态,况且胡赛尼的书要体现的并不是完美,而是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过于完美总免不了不符合实际。是一本好书!n
群山回唱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刚读完胡赛尼的新作《群山回唱》,感慨万千!始终被群山包围着,为战争带来的伤痛回唱!作者文笔优美,技巧圆熟,书写了跨越近60年的阿富汗历史。小说虽然充满了令人心痛的悲情,却洋溢着爱的辉光:经久的兄妹之情;紧密相连的表亲之情;暗自亲呢、终至密友的主仆之情;以至一位医生、一位护士对战争爱者的永诺。为了强调爱的重要与偶然,胡赛尼以一个梦中的场景收尾!
“她扭过脸看着他,看着她的哥哥,她不离不弃的伙伴,可他的脸太近了,她看不到全貌。只有他下落的眼眉,微翘的鼻子,弯弯的睫毛。可她不在乎。待在他身边,和他,和她哥哥在一起,她足以感到幸福。当睡意慢慢把她偷走,她感觉到,一片绝对平静的波浪将她浸没。她闭上眼,漂进了睡乡,没有烦忧,一切都是清澈的,灿烂的,一切都同时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