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1读书笔记(3)篇

几乎是一气呵成的看完这本书,纸质版的读本让我甚至没来得及写些心得体悟,但是看完之后之后震撼和回味。也许是迈克尔先生本身就已经在保守党副主席的位置的缘故,让他对于英国政坛的描写和刻画更加深入和真实。其实仔细从称呼上想想就很有意思,英美总会称政治工作为“政坛”像坛子一样,仿佛踏进去就是一个漩涡,只能被卷着往更深的坛底走去,抬头望望只是盖着的坛盖,已及越来越深的黑暗。对于中国来说,更多的称为“官场”是一个场合,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关表演有关能力都是一种展示切磋。这本小说无论从情节还是文字功底都可以说没有什么挑剔的余地,特别是几处类似文中人物文献的引用,不仅在表达上更到位在读者心里的把控上也妙到巅毫,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文中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从党鞭长逐步走向首相的厄克特的形象,他的绝妙的安排,心理的波动,语言与神态让人不禁去体悟他的心情。世界上总体来说只有3种人,一种成大事者拥有无限的胸怀和翻天的能力;一种甘于平凡,有着平平淡淡却美好的生活;以及第三种在去往伟大的路上的广大的碌碌无为者。我也一直在询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当然,这三种生活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总是有着各自的代价。我常常在探索厄克特真正的内心,他对于权利的追逐所带来的快感跟自己逐渐丧失的人性与惶惶一直在抗衡,扭打。再怎么说,那是英国。对于中国来讲,从政的险恶自不必说,但更多的是一个初心,对于自我价值的定义和重塑,真正能够成为伟人的人,必定是心怀天下,为民造福的人,只为蝇头小利和鼠目寸光权利的追逐,只能算作小人,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的包容、对百姓的关心才是为官之本。
纸牌屋1读书笔记 第(2)篇刚刚看完了实体书n明显感觉自己对英国的政体和首相选举有了深刻的了解,在首相退出选举以后原来内阁成员可以参与竞选啊,这我之前是真的不清楚n整本书的主题就是权力,权力是令人上瘾的毒药,大家都趋之若鹜,完全意识不到危险将近,甚至愿意牺牲一切,婚姻、事业、名声乃至生命。本书的主人公是帮住原首相连任竞选功不可没的党鞭长,他本以为自己会进入内阁任职,不料未能如愿。于是他用金钱诬陷首相,说首相洗钱为了给自己的哥哥还债款,将首相搞下了台,首相自己宣布退出竞选。在搞垮首相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心想成为一线政治记者的一名女记者,便对她多加利用,使她爱上了他,无法自拔,而这位在最后弄清楚一切,并掌握了所有秘密的女记者,等待她的却是死亡。他用各种手段将其他竞选者搞下了台,像是威胁啦、美人计啦等等。最终获得了首相的位置,但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坐稳这个位子呢?n现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打开下一本啦。话说外国人的名字还真难记啊,又是全名又是昵称的,都是些什么鬼啦,不过,把刚开始忍下来看完后面就好起来了。总觉得与前阵子看过的《人民的名义》有些相同,都是为了权力。由此看见,虽然国家不同,人心都是一样的~~~n
纸牌屋1读书笔记 第(3)篇我不知道怎样能够很快的记住外国人的名字,更不会区分它们的昵称,简称什么的,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感觉进入主题很困难,甚至读到86页了,还要重头再来一遍,以捋顺我脑子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许,就是需要不停的阅读多遍,才能让一个家庭主妇深入理解政治场中的林林总总,尔虞我诈吧。
但我也庆幸,我是一名主妇,对算计了解和运用的不成气候,并以此为荣,虽然我也生在职场中,却没有体会到职场的蝇营狗苟,利欲熏心,这是何等的幸运。
我们周围越是平静,越是要考虑到其它地方险象环生,所以,我相信在某一处地方,的确是存在着这种关于权利的血腥战争,人们运用手里的各种筹码,巧言令色,巧取豪夺,只为到达权利的高峰,以凌驾于众人之上。当然站得高,看得就远,但职务越大,责任就越大,得到的荣誉越多,赞美越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痛苦和孤独就越多,拥有平凡普通人的思想,是难以成为塔尖上的人的,一切都有它的得失利弊。
如果你喜欢,就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去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意义上的牺牲者和殉道者,只要你能承受它带来的一切。
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